-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第1页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由于你没有提供关于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具体内容(比如是语文、数学还是其
他学科),以下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为例,整理一份学习资料。
一、单元主题。
二、重点字词。
-易错字:“鼎”字,注意书写笔画,共12画,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目”。
“蒙”字,容易写错中间部分。
-重点词语:横贯、江面、笼罩、薄雾、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等。理解“横
贯”(横着通过去)、“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课文中形容
人群的喧闹声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等词语的意思。
-易错字:“穆”字,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顺序。
-重点词语:咫尺、堪称、平均、海拔、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等。“咫尺”表示
距离近,“堪称”是可以称作的意思。
-易错字:“巢”字,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重点词语: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规律”指事物之间的内在
的必然联系。
-易错字:“檀”字,右边部分的笔画要写准确。
-重点词语:紫檀色、喂猪、笑盈盈、红彤彤、一模一样等。“笑盈盈”形容满
面笑容的样子。
三、课文内容与理解。
-主要内容: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
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第1页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第2页
-写作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
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
得颤动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汹涌澎湃。
-主要内容: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它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
谷,峡谷的奇异景观体现在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
-写作特点: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
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通过
这些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大峡谷的规模。
-主要内容: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到了一棵大榕
树,它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动静结合。描写大榕树时是静态描写,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
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
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鸟儿时是动态描写,如“起初周围是静寂
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
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
影。”
-主要内容: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
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神奇。
-写作特点: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颜色时,
用了“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在描
写形状时,把火烧云想象成马、狗、狮子等动物,形象生动。
四、语文园地一。
1.日积月累。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第2页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第3页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一副回文对联,上下联从前往后读
和从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
出了山水的变化)
2.口语交际。
-主题是“我们与环境”。要求学生围绕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如环境污
染、资源浪费等,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交流过程中,要做到表达清楚,有条理,
能认真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