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锋龙①儿,戢戢②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③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④,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懒,碧罗笺⑦卷未题诗。
【注】①锋(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戢戢(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
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
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新笋》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新笋》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咏新荷》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D.《咏新荷》末句把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卷着的空白绿色罗笺,极富想象力。
2.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答案]示例一:两首诗都是写新生事物,所写景物清新而充满生机,富有情趣。
示例二:两首诗写物都发挥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溢城②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盆城:指九江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
字写出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江山秋色图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2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
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答案]能围绕“秋光好”“秋光在山野”两个要点说明原因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