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DB14/T172—2007
饲草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田饲草玉米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生产技术及栽培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饲草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1995种子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使用准则通则
NY/T5214—2004无公害食品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14/87—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3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饲草玉米
以获取茎叶穗等器官为主要产品,以饲喂家畜为主要目的一类玉米。
4播前准备
4.1品种及种子选择
选择专用饲草玉米品种作为种植品种;选用符合GB4404.1—1995种子质量标准种子。
4.2选地
饲草玉米可以在沙、壤、粘等不同质地土壤种植,在瘠薄土壤种植要注意增施肥料,提高分蘖能力,提高产量。
饲草玉米首选地势平坦、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的地块种植。4.3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并进行晾晒和发芽试验,并用专用种衣剂包衣处理。
4.4整地
4.4.1要求
秋季整地,耙耱拖平,做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无坷垃、活土层深厚、上虚下实。
4.4.2方法
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秋翻冬灌、免耕法、春季耙耱保墒等耕作方法,达到播种要求。
5播种
5.1播种时间
2
DB14/T172—2007
当土壤5cm~10cm土层内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适宜播种。山西境内一般4月底到5月中旬播种,南部稍早,北部略迟。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d左右播种。
5.2播种深度
粘土播深为3cm~5cm,沙性土播深5cm左右,壤土播深介于沙、粘土之间。
5.3播种量及株行距
5.3.1播量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目的、不同习惯决定播量,一般30~45kg/hm2。
5.3.2株行距
保苗密度一般为6~8万株/hm2。穴、点播株行距30×40cm,每穴2粒~3粒。5.4播后镇压
播种时或播种后必须镇压,保证一播全苗。
6田间管理
6.1间、定苗
三叶期及时间苗,五叶期定苗,促进早发壮苗。分蘖性强的专用品种,可通过定量播种控制密度。
6.2中耕、追肥、培土
六叶期中耕10cm左右,切断表层根系,促进根系下扎,防倒伏。株高70cm左右时,追施尿素75kg/hm2,同时中耕培土,利于防倒与排灌。
6.3除草
春季4月份,整地前视情况用50%乙草胺等除草剂按比例配制后,喷洒地表除草;出苗后5叶期进行苗期锄草;拨节时再中耕锄草一次。
6.4施肥
结合秋翻每公顷施农家肥15000kg~22500kg、磷酸二铵225kg、尿素150kg作底肥;每公顷每次结合除草追施尿素30~45kg;拔节期结合中耕追施少量氮肥。施用肥料的具体要求按NY/T496规定执行。
6.5灌水
饲草玉米为获高产要适时灌水,全生育期需灌水3~4次。苗期需水不多,以墒情达到出苗要求为准;沙土地、土壤瘠薄地块春季保墒困难,要进行春灌。在穗分化期、孕穗期、开花期分别灌水一次。
7病虫防治
7.1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化学防治。在采用化学手段防治时,以土壤处理、种子处理及地面撒、喷为主,必要时选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直接喷洒植株。青贮收割前半月开始,禁止用农药喷洒。
7.2防治方法
7.2.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倒茬,及时耕翻土壤,使土壤疏松,防止和减少幼虫或虫卵越冬;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适期播种,使饲草玉米生长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7.2.2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黑光灯或频振灯等方法诱杀玉米螟等害虫的成虫;对未扩散的黑粉病病株进行人工拔除,带出田外深埋。
7.2.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田间害虫天敌,杀灭害虫。利用七星瓢虫防治玉米蚜,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
7.2.4药剂防治
7.2.4.1药剂使用原则和要求
3
DB14/T172—2007
原则:禁止使用下列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包括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农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