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缘起BUG
上大二时,学校开始了专业课,第一门医学专业课一般是学得最认真的时候。有一天,赵
明告诉我:“学医要看英文书!”,并且他借了一本砖头一样的英文原版书。我翻了翻,只
有名词不认识,但不幸的是书里有七八是名词,于是整个学期我俩总共翻了三页,这
本书原翻不动被还回去了。这是我看医第一次失败!他跟我说可以出国学医,
但要先考GRE,于是我就考了GRE;从GRE班的人说:“出国学医只能由临床转基础,在
做临床没戏”。还告诉我有个考试叫USMLE,当时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
听说非常难。生科开了纯英文授课的生化,于是我就搞了一本,叫Lehninger
PrinciplesofBiochemistry,两个砖头那么厚,课只蹭了三节,至于书我硬着头皮查字典标
满了中文只啃了四章,内容大概是叙述无机物,我连有机物都没看到,就又放弃了。这是
我看医的第二次失败。不过这次有些进步,觉得仿佛这些天书般的医学名词还是有
些规律可循的。
一晃就大三了,从搬到了北医,整个学年充斥着各种专业课,基本都记不住。那时知
道有个比我大一届的师兄叫华,于是向他请教,得知学专业课的同时看pretest和
Highyield系列的书,可以辅助,是活学活用之宝典。结果去馆一看,这两套书并
不是很全,不是所有科目都有。我就做了一件惊天地的事情——把书买来!这可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没几家专门卖医学书的书店,更别提英文的了,而且给
打这种书不再印了。当我跑遍了所有医学书店,好不容易买齐了全仅存的两
本儿Highyield各科书籍时,那个学期也过得差不多了。这些书现在变成了珍藏的资料,因
为从来没机会看过。又一次看英文书的失败了。
到了2007年暑假,北医来了一个做关于USMLE的讲座的CMG医生。讲座当天去了很多
人,教室一换。在当时,只要有人讲USMLE,大家都会抢着去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有三
头六臂,心想:“那么难的考试都能搞定?”那次去的多是我的师兄师姐,还有几个专
9月份开学后,我收到一个邮件,说是那天去讲座的人要小聚一下,会讲些考过USMLE人
的经验。北医南门的峨眉轩,一群热血沸腾的人聚在一起。其中有两个考过USMLE的人出
现,都是90出头一点儿的分,当时大家对他们都是非常敬仰。还有一个特别得瑟的男医
生,与戴个眼镜邹的表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但看起来懂很多的样子。他在外企医
院工作,跟我说pretest已经过时了,应该做Kaplan的题库。这个得瑟眼镜男叫李旸。大
家留了说十一前会有一起讨论,用来确定准备USMLE的方向。
2007年10月1日,我们相朝阳门部门口等。一看,嘿,世界真小,华也来
了!得瑟眼镜男也出现了,总共7个人,找了家茶餐厅坐下,名字叫“金湖茶餐厅”。当时
得瑟眼镜男李旸,一改斯文外表,自领组长之位,三军。华被任命为总监,作为
学习上的开路先锋。这两个当时看来很可笑的行为,后来证明其实是BUG讨论组成功的重
要关键步骤…
华提议先做五十道生化的题找一找感觉,一周后讨论。那是我第一次做全英文的题,
考的都是生化里面奇奇怪怪的在上没学过的代谢病,做题加上看答案,这50道题整
整花了7天,字典的按键都被我按热了……USMLE考试时这些题只有一小时做完呀,怎么
复习是个头啊?的讨论,我们每周风雨无阻,在金湖从日上三竿讨论到晚饭时分。这
7个人里有临床医生,也有医学本科生、,各种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总有人
知道那些边边角角的医学知识。我也从7天做了50道题的菜鸟变成了一次讨论可以干掉
小两百多题的老鸟了。我们组的大诗家给小组起了个名字:叫
BeijingUSMLEGroup,也就是BUG。我的考U就从加入BUG后正式开始了。若不是
偶然看到北医有个讲座,若不是参加了讲座后的小聚,或许我停留在看pretest的阶
段(如果真看的话),那么现在走的会是截然不同的路吧。这就是缘分,和BUG的缘分!
二考U路之探索
BUG建立了每周讨论的模式还有组内的制度,起初的七人,也被戏称为“金湖七贤”。我负
责记笔记(被他们戏称为“书记”),把遗留问题记下来,然后众人认领,下次讨论的
时候给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