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写不好这部歌剧,我们就对不起江姐”
高倩
①“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作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历经60载依然动人心魄。红梅凌寒盛开,一如29岁时牺牲在胜利前夜的共产党员江姐,柔美却坚韧刚强,有一身傲雪凌霜的铮铮铁骨。
②20世纪60年代,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无数读者被江姐的事迹深深触动,其中也包括当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里几个热血的年轻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红岩》中的江姐。只用18天,剧作家阎肃便完成了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相较之下,音乐部分的创作则要坎坷得多。
③起初,作曲家羊鸣与姜春阳历时一年交出了一稿,却被领导彻底否定,“一个音符也不要留”,不留情面的批评当头砸来,羊鸣和姜春阳都流泪了。后来,为了更加贴近江姐的人物原型,四川籍作曲家金砂也加入创作。他们和阎肃一起南下采风,走访江姐生前的战友,并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华蓥山等旧址。在关押过先烈的牢房里,羊鸣见到了老虎凳、竹签等刑具。
④再次提笔时,大家决定从川剧中寻找灵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然而,因为“靠”得太过,对四川音乐元素生搬硬套,这版“筋骨有余、柔情不足”的音乐仍然没能得到领导的肯定。作曲家们再度启程,除了四川,又去了江南一带,吸收越剧、杭剧、婺剧等地方音乐的元素。再加上民间戏曲的表现手法、板腔等民族音乐的精华,共同融汇成了《江姐》的音乐基调,表现出与西洋歌剧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神韵。
⑤一般来说,歌剧创作要先有主题歌,后有咏叹调,但《江姐》的主题歌迟迟定不下来。始终关注《江姐》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曾留学国外,对歌剧创作很有见地,他说:“没有主题歌,就提不起神。”主题歌一定要成为《江姐》的点睛之笔。阎肃试着写了一段“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风吹雨打也寻常,心中自有红太阳,我们握紧舵、划好桨,向着目标奔向前方”的歌词,大家看了,都不太满意,纷纷说:“这个不行!这哪是江姐?江姐的丈夫还可以。”“没有好的歌词,我们怎么作曲呢?领导压我们,我们就压阎肃。”当时的紧张和压力,如今回忆起来已是笑谈。羊鸣记得,阎肃有时大半夜兴冲冲地拿着剧本来找他,被挑了毛病后,气得“咣”地关上门,抱怨道:“真难伺候!”羊鸣只能劝慰战友:“不是我们难伺候,是咱们要对观众负责。”
⑥被逼到“走投无路”时,阎肃从兜里掏出两个月前写的一段关于梅花的歌词,朗读起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傲雪凌霜的红梅意象,一下子抓住了羊鸣,“这个好呀!这就是江姐了!”音乐的灵感来了!“那真是从血液里喷出来的东西。”羊鸣感慨。《红梅赞》虽然时长只有几分钟,但创作时8次易稿,修改20余遍,“每个音符都不放过”。以“红岩上红梅开”一句为例,羊鸣至今依然能唱出它的演变过程。最初,这一句的旋律取自江姐初登场时的“看长江”,但听起来有些简单,不够抓人,要再美点,于是“红梅”提高了小二度。听来听去,还是不够,那就再给它“甩”一次。反复推敲后,一个个音符如待放的花苞般层层展开,直至凌寒盛放,荡气回肠——江姐作为革命者的刚毅与作为女性的柔情,在音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⑦呕心沥血的《红梅赞》写完了,但它真的能如愿在群众中传唱开来吗?谁也不敢保证。一天,在文工团位于灯市口同福夹道的大院一角,传来了《红梅赞》的哼唱。原来,文工团每天排练,动听的旋律就这么“灌”到了一位炊事员的耳朵里,切菜时,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红梅赞》。“应该可以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公演,大家有了更多信心。
⑧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首演,轰动一时,当年10月,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江姐》。后来,《江姐》到南京、上海等地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刘亚楼将军让羊鸣等人趁热打铁,又创作了一部藏族题材的歌剧《风云前哨》。等羊鸣从藏地归来再到上海时,电台循环播放《红梅赞》,小孩子们跳皮筋也唱着《红梅赞》,人们的手帕上是《红梅赞》的歌词,连商店里卖的暖瓶都印着一枝梅……
⑨歌剧《江姐》为什么如此成功?多年来,有关的评论数不胜数:因为它融汇了民族音乐的精华,亲近人民大众;因为它的人物塑造立体,哪怕叛徒甫志高也并非脸谱化的角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羊鸣始终不忘,那是当年的创作者共同许下的重逾千金的承诺:“写不好这部歌剧,我们就对不起江姐。”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7.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填空。
文章首先生动地叙写了歌剧《江姐》的坎坷创作历程:历时18天完成剧本初稿后,两次采风吸收民族音乐精华形成______①,在紧张与压力中多次修改创作出______②。然后叙写了歌剧《江姐》的成功与《红梅赞》在人民群众中的传唱。最后总结了______③。
18.《江姐》主题歌《红梅赞》的歌词好在哪里?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为演示文稿添加效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职物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DB21∕T 2449-2015 地理标志产品 西丰柞蚕丝.docx VIP
- 《居住空间设计》中级-多选230题(答案版).pdf VIP
- 智慧树 知到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年菊花种植市场调查报告.docx
- 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300道.pdf VIP
- 外墙保温及涂料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附着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