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隔壁褶皱隔壁的变化:平直型:在切片中呈直线状,仅出现于两极。(三)隔壁褶皱隔壁的变化:轻微褶皱:在轴切面上呈泡沫状,限于极部和轴部。(三)隔壁褶皱隔壁的变化:强烈褶皱:隔壁全面褶皱,在轴切面上遍布整个壳圈。副隔壁:由蜂巢层局部下延形成规则的薄板,比隔壁短、形成晚(P12)。(四)副隔壁旋向副隔壁:垂直于旋轴、隔壁轴向副隔壁:平行于旋轴、隔壁旋向副隔壁轴向副隔壁四切面类型由于蜓类具包旋壳,只能在各种切面上进行内部构造的观察研究。一般主要用下面几种切面:斜切面:除以上切面的任意切面。轴切面: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弦切面: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旋切面:通过初房、垂直于旋轴的切面;大小:个体由小到大壳形:由短轴型到长轴型:即透镜形-圆形-纺锤形-圆柱形旋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即由单层式-三层式-四层式-蜂巢层式-副隔壁出现隔壁:由平直-轻微褶皱-强烈褶皱旋脊:由大-小-消失另一类:旋脊-拟旋脊-副隔壁五蜓的演化趋势原生动物门(Protozoa)01原生动物是一类最低等的真核单细胞动物。02虽由一个细胞组成,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具有作为一个动物应有的主要生活机能,如新陈代谢、刺激感应、运动、繁殖等。03单细胞各部分进行分化,各司一定功能,形成了“类器官”。例如鞭毛、纤毛、伪足等就是原生动物的运动类器官。一般特征第一节原生动物门概述第一节原生动物门概述21原生动物身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有些具有骨骼或坚固的外壳。根据运动类器官的有、无和类型,本门动物一般可划分为鞭毛虫纲,纤毛虫纲、孢子虫纲和肉足虫纲等四纲。第一节原生动物门概述第一节原生动物门概述二、放射虫目海生、漂浮硅质骨骼常赋存在深海硅质岩中形态多样个体小,一般12345微小的具伪足的单细胞动物,大多具矿质硬壳。壳室由一个到多个,壳上都有开口,而且壳面上一般都有微孔,故名有孔虫。个体较小,一般小于10毫米。(大有孔虫大于10毫米,小有孔虫小于10毫米)三有孔虫目生活区域:多数在海水中,少数在半咸水中,极个别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生活方式:底移、游移、漂浮、固着01生殖: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02地史分布:寒武纪到现代。石炭纪-二叠纪、古近纪-现代较繁盛。其中较重要的为蜓亚目。03三有孔虫目蜓又名纺锤虫,属肉足虫纲有孔虫目。是一种已经绝灭的原生动物。01具钙质微粒状壳,一般大如麦粒,最小者不到1毫米,大者可达20—30毫米以上。03浅海底栖动物,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正常浅海环境。02主要繁盛于石炭纪-二叠纪,是进行全球性对比的重要的标准化石。二叠纪末期绝灭。04蜓的一般特征第二节蜓亚目(Fusulinina)二蜓壳的形状”壳形:蜓为多房室包旋壳,一般为纺锤形或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透镜形。01度量:壳轴——蜓壳平旋所围绕的一根假想轴壳长——轴向上最大长度壳宽——垂直于轴的最大宽度02类型:二蜓壳的形状根据壳长、宽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01长轴型——长大于宽,呈纺锤形圆柱形02等轴型——长等于宽,呈圆形03短轴型——长短于宽,呈透镜形04三硬体构造(一)基本构造1初房/终室—最早形成的房室,位于壳中央,多为圆球形,初房上有一圆形开口,是细胞质溢出的孔道。最后形成的房室为终室。2旋壁—细胞质在初房外阶段性分泌壳质形成的壳壁叫旋壁,并包裹初房。初房隔壁旋壁前壁壳圈壳室终室垂直于旋轴的面三硬体构造隔壁/房室—旋壁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隔壁。两条隔壁之间空间为房室。1初房2隔壁3旋壁4前壁5壳圈6壳室7三硬体构造口孔——隔壁基部中央的一个开口。(注:前壁上没有开口。终室前方的壳壁-前壁)通道——各相邻隔壁上的开口彼此贯通形成的孔道。旋脊——通道两旁次生堆积物形成从内到外盘旋的两条隆脊称旋脊(方解石)。在低等纺锤虫中发育,不连续。030201三硬体构造列孔——某些高级的蜓类。在隔壁基部有一排小孔,称列孔。拟旋脊——列孔两旁相当于旋脊的多条堆积物,叫做拟旋脊。(二)旋壁的结构旋壁具分层结构,由原生壁(致密层、透明层)和次生壁(内、外疏松层、蜂巢层)组成。旋壁次生壁原生壁蜂巢层疏松层透明层致密层(二)旋壁的结构A致密层——是一层薄而致密的物质,显微镜下不透光,呈黑色。所有的蜓都有致密层。B透明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层浅色透明的亮层。在较低级的蜓类中具有这种结构。(二)旋壁的结构蜂巢层——位于致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4.pdf
- 法官违法举报信范文.docx
- 谅解书(范本)( word 版).docx
-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月联合适应性测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40万吨年MDI项目(和山巨力化工)环境影响报告.pdf
-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合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高中名校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2025.pdf VIP
- 2025高考语文60篇古诗文原文+翻译+赏析+情景默写.pdf VIP
- 掺合料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