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装备设计与配置
——从微观到宏观,从“自稳性”到“致稳性”
黄林彬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
公众号·电虎圈
0.研究背景
传统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动态特性
传统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动态特性由同步发电机主导
大惯量转子的摇摆动态
同步发电机
传统电力系统
同步发电机
w负荷
负荷
同步发电机
W
同步发电机
频率同步w
多机同步机理:耦合振荡子的同步过程(KuramotoModel)
圈[D?rflereta/2013]虎
圈
2
0.研究背景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电子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电子装备的动态特性对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光伏电厂
光伏电厂
新型电力系统
风电场
微电网同步发电机
W
HVDC
海上风电场
[1]黄林彬,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的同步稳定分析与控制设计[D],浙江大学,2020.
电力电子装备没有大惯量的物理转子,其电压和频率的生成由控制算法决定
物理同步
控制同步[1]
系统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
3
0.两类主要的控制方式:跟网构网
:
当前实际中主流表面上的差别
线络
线络
LR
三相变流器
控制器
abe
dg
iI
锁相环一
有功控制环
Q
无功控制环
电压信号)
源网协调控制
(a)锁相环型变流器的基本结构
●频率与电压有关,与传统电网特性差异较大
●被动跟随电网频率(二阶特性)
●难以单机带负荷(没有组网能力)
跟网型装备
dabe
电流控制环
电压支撑坏
Ee
频率支撑环
电流限幅
PQ?
交流电网
功率计算
滤波器
VI
PWM
V
c
L
A
U
UV线路U
LcLR交流电网
三相变流器滤波器
V
PQ
LL
检
中电压控制环
电
电压支摔坏虚红利
(b)组网型变流器的基本结构
●频率与有功相关,接近于传统特性
●主动建立频率电压(具有支撑能力)
●可单机带负荷(具备组网能力)
构网型装备
控制器
V
Lk
CP
abedq
电流限幅
电流控制环
电压模信号
功率计算
PWM
abe
0
4
微观特性(装备自身)宏观特性(从系统层面看装备
微观特性
(装备自身)
宏观特性
(从系统层面看装备对系统的作用)
内在差别
跟网型装备
构网型装备
鲁棒性能
对电网强度不鲁棒
(弱电网下易失稳)
对电网强度较为鲁棒
(可同时适应强电网与弱电网)
抗扰性能[3]
弱特性互补强
跟踪性能13]
强
弱
自稳性I2]
主导稳定问题是
锁相环+弱电网的失稳模态
主导稳定问题是
暂态失稳以及弱阻尼摇摆
外特性[4]
最多呈现“一维电压源”特性
可呈现“二维电压源”特性
致稳性l2]
一定程度上致稳低频模态
可用于镇定/致稳跟网型装备
支撑能力
可做“间接”支撑,反应较慢
(例如通过锁相环检测到的频
率来修改有功参考信号)
快速的“直接”支撑
(内电势频率直接由有功生成)
概念来源:[2]袁小明,程时杰胡家兵,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尺度电压功角动态稳定问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
[[]],o,-j,-J]C,d,?ive电虎圈
FromSmallSignalStabilityandPowerGridStrength[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2024.5
6
0.将要探讨的问题
微观层面
宏观层面
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
1)构网型装备自身有什么稳定问题?(自稳性)
2)如何通过控制设计提升构网型装备自身的稳定性?(自稳设计)
3)构网型装备是否能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如何量化其效果?(致稳性)
4)什么是“一维电压源”,什么是“二维电压源”?(外特性与致稳性)
5)构网型装备“自稳性”与“致稳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公众号·电虎圈
7
1.构网型装备的自稳性:暂态稳定虚拟功角振荡
暂态失稳
暂态失稳与低频振荡是同步发电机常见的稳定问题,构网型装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后,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并且这两类稳定问题会因为电力电子自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碳”目标下渣油馏分的使用方向及主流技术路线.docx
- 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水环境指数报告.docx
- 2024年净零排放公司基准2.1白皮书.docx
- 2024年全国碳市场交易数据分析及各季度运行报告.docx
- 2025企业出海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策略调研报告-易路-202501.docx
- AI终端行业深度:驱动因素、市场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025).docx
- CCUS工艺流程设计及原理——齐剑.docx
- DeepSeek-R1:通过强化学习激励LLM的推理能力(中文).docx
- OpenAI o1技术分析研讨.docx
- 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容量市场机制——肖云鹏.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