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此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V
T/CBMF287—2024
目次
前言 Ⅶ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量化目的 4
5量化范围 4
6清单分析 5
7影响评价 7
8结果解释 8
9鉴定性评审 9
10可比性 9
11产品碳足迹绩效追踪 9
12产品碳足迹报告 9
附录A(资料性)生石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10
附录B(资料性)现场数据采集信息 11
附录C(资料性)次级数据采集信息 12
附录D(资料性)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13
附录E(资料性)GWP参考值 15
附录F(资料性)产品碳足迹报告(模板) 16
附录G(资料性)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缺省 20
参考文献 21
Ⅶ
T/CBMF2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石灰协会、乌海包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州浙宝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冶钙业有限公司、唐山助纲炉料有限公司、桦甸市汇金钙业有限公司、安徽青龙钙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翔金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群、孙强、李晓龙、尹保明、段庆涛、虞畅、刘国福、刘志浩、历福胜、程洁、齐浩宇、张衢。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周丽玮、马丽萍、方春香、张思成、余学飞、刘宇、谭金华、赵婷婷、陈智丰、李婷、胡紫日、洪伟、张小卫、乔学礼、杨建华。
1
T/CBMF287—2024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石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石灰产品碳足迹的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鉴定性评审、可比性、产品碳足迹绩效足踪以及产品碳足迹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石灰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其他石灰产品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ISO14071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鉴定性评审过程和评审员能力(EnvironmentalmanaGe-ment-Lifecycleassessment—Criticalreviewprocessesandreviewercompetencies)
3术语和定义
GB/T24067—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石灰quicklime
生石灰由石灰石(包括钙质石灰石、镁质石灰石)焙烧而成,呈块状、粒状或粉状,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钙,可和水发生放热反应生成消石灰。
3.2
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
GHG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来源:GB/T24067—2024,3.2.1]3.3
产品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
CFP
产品系统中的GHG排放量和GHG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并基于气候变化这一单一环境影响类型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碳”目标下渣油馏分的使用方向及主流技术路线.docx
- 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水环境指数报告.docx
- 2024年净零排放公司基准2.1白皮书.docx
- 2024年全国碳市场交易数据分析及各季度运行报告.docx
- 2025企业出海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策略调研报告-易路-202501.docx
- AI终端行业深度:驱动因素、市场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025).docx
- CCUS工艺流程设计及原理——齐剑.docx
- DeepSeek-R1:通过强化学习激励LLM的推理能力(中文).docx
- OpenAI o1技术分析研讨.docx
- 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容量市场机制——肖云鹏.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