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当大气接纳污染物的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时。
包括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一)天然污染
1.火山爆发
2.森林火灾
(二)人为污染
工农业生产:燃料的燃烧(主要来源);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采暖锅炉以煤或石油产品为燃料,是采暖季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交通运输: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燃烧后能产生大量的颗粒物、NOX、CO、多环芳烃和醛类。
其他:地面扬尘等。;汽车排气
一氧化碳100%
碳氢化合物60%
氮氧化物100%;(一)按属性
1.物理性:噪声;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2.化学性:种类最多,污染范围最广。
3.生物性: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和植物花粉等。
(二)按存在状态
1.气态污染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5类。
2.大气颗粒物
(三)按形成过程
1.一次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大气颗粒物
粒径是大气颗粒物的最重要的性质。它反映了大气颗粒物来源的本质,并可影响光散射性质和气候效应。
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表示大气颗粒物的大小
若所研究的大气颗粒物与一个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形的直径就定义为所研究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
空气动力学效应指的就是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沉降速度、进入呼吸道的可能性以及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颗粒物的粒径比较
引自:USEPA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1、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与污染源的距离
污染物排出后经过的距离越远则烟波的断面越大,稀释程度越高,因而浓度越低。
近地面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落点最大
无组织排放扩散的距离较短,距离污染源越近,大气污染物浓度越高;有效
排出高度;2.气象条件;风是一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像大气中的动力机器起着输送和扩散有害气体及微粒的作用。;风玫瑰图,windrose;风速
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稀释的程度和扩散范围。随着风速的增大,单位时间内从污染源排放出的污??物气团被很快地拉长,混入的空气量增多,污染物的浓度更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反比。;湍流
是由于垂直气温的变化和大气中气团间的摩擦作用而引起的短暂性紊流,是一种不规则的空气流动。
垂直温度递减率大、风速高、地面起伏程度大,则湍流运动就强。湍流运动使气体充分混合,湍流强,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温度层结:
即气温垂直梯度,它决定大气的稳定度,影响大气湍流的强弱。
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temperatureinversion)γ=0.65℃/100m
γ0,气温随高度递减,此情况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风速小时。地面受太阳的辐射后,近地空气增温较快,热量缓慢向高层传递,形成气温下高上低,此时γ>0,空气的垂直对流良好。;温度层结:
γ0,气温随高度递增,例如在无风、少云的夜晚,夜间地面无热量吸收,但同时不断通过辐射失去热量而冷却,近地空气也随之冷却,这样气层不断由下向上冷却,形成气温下低上高。这种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逆温类型: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温度层结:
γ=0,气温不随高度变化,多见于多云天或阴天,风速较大时。由于云层反射,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增温不显著。夜间时,云层的存在增强了大气的逆辐射,地面冷却不明显。风速较大加剧了上下气层的交换,空气得到充分混合。因此,上述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此时γ=0;气压:;气湿:
气湿大时,大气中的颗粒物质因吸收更多的水分使重量增加,运动速度减慢,气温低的时候还可以形成雾,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使局部污染加重。
降水、雨雪:
可以冲洗空气中的灰尘、煤烟和各种气体污染物,所以雨雪之后大气变得清洁和新鲜。;3.地形
山谷
山谷的地形特点容易形成上述地形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城市
城市的高大建筑物间尤如峡谷,可以阻碍近地面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城市建筑物、柏油混凝土路面颜色深,吸收热量多;
砖瓦、水泥、石块等建筑材料,储存和传送热量的本领比土壤强。即能有效储存较多的热量又能很快向大气中传送大量热能;
交通发达废气排出多;
人口密集;;;;(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