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疗与药膳中医康复技术教研室
壹中医饮食养生学概念及内容贰中医饮食养生学发展简史叁中医饮食养生与治未病肆中医饮食养生学与现代营养学第一章概述
01中医饮食养生学概念及内容
中医饮食养生学,又称“中医食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强身、预防疾病、促进机体康复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未病、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概念
中医饮食养生就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以及气候、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滋养气血津液,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二、内容
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疾病高危人群,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或应用于疾病恢复期的人群,以促进健康的恢复食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辨证组方配伍,制作成具有独特的色、香、味、美、形、效,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效果的特殊膳食。药膳主要应用于患病人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正确使用食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食疗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五味调和、营养均衡、饮食有节,还注意饮食宜忌及疾病禁忌1.首先是讲究营养
2.饮食养生的方法饮饮水饮茶饮酒食粥食饭食菜肴水果
3.饮食养生的现代化研究
4.饮食养生的宜忌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首要物质条件。因“饮食”不科学、不卫生所导致的疾病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健康问题。饮食结构不合理:超重、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症等。饮食卫生问题: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如:1988年上海的甲肝爆发流行,2006年的淡水螺引起的广州园管线虫病。据WHO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占全球死亡的60%,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球死亡的73%。卫生!!!
4.饮食养生的宜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02中医饮食养生学发展简史
夏、商、周时代一此阶段是中医饮食养生学的萌芽阶段。◆早期食事活动择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火的应用(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汤液的应用(汤液始于伊尹的传说)酒的应用(酒为百药之长)
夏、商、周时代一《山海经》食物记载书中有许多关于食物治病的记载,如“何罗之鱼……食之已痈”、“有鸟焉……名曰青耕,可以御疫”等。《五十二病方》食物类药品占1/4,如乳汁、猪脂、牛脂、食盐等,书中所载50余种疾病,有一半左右可行食疗。
春秋战国时代二《黄帝内经》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做了较系统的论述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提出了用药的同时辅以食疗的重要性,各类食物应调配得当,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对身体发挥有益的作用。此外还论述了脏腑生理特性和食物性味的关系,以及对饮食性味的选择和配合等,为后世食疗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等6个药膳方。
秦汉时代三东汉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药物365种,其中食物多达50余种,如薏苡仁、枸杞、大枣、茯苓、鸡、蜜、藕、莲子、胡麻、葡萄等。
秦汉时代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食养的具体运用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中采用不少食物,用以治病如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四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许多简、便、验方,不仅使用广泛,而且价值较高。对饮食卫生与禁忌记载详细。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四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充分注意了食物的特殊性。在分类上,他把果、菜、米等食物与草、木等并列。
唐代五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首先将“食治”立为专篇,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孙思邈把食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治病作用,提出了“以脏补脏”的原则。
唐代五孟诜的《食疗本草》,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药的情况。为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该书不仅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特别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详细分析了食物的性味、配伍、功效、禁忌等,对食物的加工、烹调皆有明确论述。其他有关食疗著述:《外台秘要》、《食性本草》
宋代六宋代以饮食治病防病已很普遍,且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官修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均专门设有“食治”门,所载食疗方都在百首以上。
宋代六《养老奉亲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