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ppt汇总(下)
目录contents中药学基本概念与分类中药药性理论与配伍禁忌常见中草药介绍与功效分析方剂组成原则与配伍技巧中药煎服方法与注意事项中药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01中药学基本概念与分类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定义中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涉及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中药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中药资源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鹿茸等。中药资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点。同时,部分中药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濒危性,需要加以保护。中药资源分布与特点特点资源分布
采收方法01中药材的采收时间、部位、方法等对其品质有很大影响。如根及根茎类药材应在秋冬季节采挖,叶类药材应在花开前或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等。加工方法02中药材加工包括清洗、切片、干燥、炮制等步骤,目的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提高药效和便于贮藏。贮藏方法03中药材应贮藏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同时,不同药材的贮藏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有些药材需要密封保存,有些则需要通风保存。中药材采收、加工与贮藏方法
中药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按药用部位分类、按功效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等。其中,按药用部位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分类方法不同类别的中药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解表药多具有辛散轻扬的性能,能够发散表邪;清热药多具有寒凉性质,能够清解里热;补虚药多具有甘温或甘平的性质,能够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等。同时,各类别中药在临床应用上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配伍禁忌。各类别特点中药分类方法及各类别特点
02中药药性理论与配伍禁忌
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效果。四气五味应用实例酸、苦、甘、辛、咸,代表药物的不同功效和作用方向。如黄芩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枸杞子味甘性平,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030201四气五味理论及应用实例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与病势相反,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等作用的药物属升浮药;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等作用的药物属沉降药。影响因素药物的质地、气味、炮制和配伍等都会影响其升降浮沉作用。升降浮沉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归经指药物对某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所,提高疗效。应用在方剂配伍中,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归经特点,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治疗头痛时,可选用归经于肝经的药物如柴胡、白芍等,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归经理论在方剂配伍中应用
遵循“十八反”、“十九畏”等经典配伍禁忌原则,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配伍禁忌原则在配伍过程中,还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剂量大小、煎煮方法等因素,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差异,灵活调整药物配伍和剂量,以达到个性化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原则及注意事项
03常见中草药介绍与功效分析
解表药:麻黄、桂枝等草药介绍及功效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等病症。桂枝味辛、甘,性温。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心悸等病症。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病症。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等病症。清热药:金银花、连翘等草药介绍及功效
VS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泽泻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等病症。茯苓祛湿药:茯苓、泽泻等草药介绍及功效
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心气不足、惊悸失眠等病症。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人参黄芪补虚药:人参、黄芪等草药介绍及功效
04方剂组成原则与配伍技巧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江苏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招聘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12部)》教材知识梳理.docx VIP
- 大数据时代下航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新教材培训.pptx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pdf
- 2024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教学课件.pptx
- 房地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4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和城轨交通运输管理和指令控制系统.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天天练”,附参考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