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于今会无因2、蒙故业,因遗策3、相如因持璧却立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5、因击沛公于坐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1、名词:理由、原因、机会2、动词:沿袭、施加3、副词:于是、就4、凭借5、趁着6、通过、经由7、由于牛刀小试第58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返回15.则(1)名词用法(2)动词用法(3)副词用法(4)连词用法第59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①愿依彭闲之遗则。(《离骚》)②坤作地势,高下九则。(《汉书》)(1)名词:①准则、法则。②等级。(2)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汉书艺文志》)(3)副词:①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②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①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②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第60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⑤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墨子鲁问》)⑥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4)连词:①表并列关系。“就”或不译。②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③表假设关系。假使、如果。④表转折关系。可是、却。⑤表让步关系。倒是。⑥表出乎意料,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第61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欲速则不达2、入则孝,出则悌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4、此则寡人之过也5、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负羁以从6、《论语》六则7、愿依彭咸之遗则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表转折,却、反而2、表并列,就…就…3、表承接,那么、就4、表判断,是、就是5、表假设,如果6、名词,文字的条数7、名词,准则、法则8、表并列,就…就…牛刀小试第62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6.者(1)代词用法(2)助词用法(3)通假字(1)代词。①用在别的词或短语后,指人、事、物等。可译为“的”(人、事、物)。②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③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某某时候或“……的话”。④用在“若”、“似”、“如”等词后,像……的样子,……似的。(2)语气助词:①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不译。②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③用在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呢”。(3)通“著”。局,处于。如:大国者下流。《老子》第63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5、客何为者?6、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7、此数者用兵之患也。1、表判断2、名词性结构,代词3、名词性结构,代词4、表停顿,语气词5、表疑问,语气词6、引出原因,语气词7、名词性结构,代词牛刀小试第64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7.之(1)动词用法(2)代词用法(3)助词用法(1)动词。到。(2)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②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自己。③指示代词。这、这种、这些。(3)助词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③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结构助词,“的”。⑤音节助词,可不译。第65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作《师说》以贻之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是谁之过与5、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