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5—
河北省地方标准
瓜类蔬菜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
DB13/T298.7—199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瓜类蔬菜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指标。本标准适用于瓜类蔬菜品种(系)区域试验。
2植物学特征
2.1植株
2.1.1生长习性
丛生、蔓生匍匐、蔓生攀缓。
2.1.2分枝性
用强、中、弱表示。
强:分枝节位数占全株总节位数的61%以上;
中:分枝节位数占全株总节位数的31%~60%;
弱:30%以下。
2.1.3生长势
强、中、弱。
2.1.4主蔓长
量主蔓中部5个节间长,取10株平均值。
2.2茎
2.2.1茎粗
量主茎最粗节横径。
2.2.2节间长
主蔓长/主蔓节数
2.2.3附生物
茎表面刺毛等生长情况。
河北省技术监督局1997—03—03批准1997—03—10实施
DB13/T298.7-1997
36-
2.2.4横断面形状
五棱形、圆形、椭圆形、其它形,在植株中部主茎横断面观察。2.3叶
2.3.1最大叶长、宽
取茎中部大叶片,从叶片茎部量至叶先端之长及其最宽处之宽。
2.3.2叶形
近圆形、掌形、肾形、园锥形、心脏形、心脏状五角形等。
2.3.3叶缘
全缘,浅裂、深裂。
2.3.4叶色
深绿、绿、浅绿、黄绿注明斑点等特征。
2.3.5叶柄长
取10个最大叶叶柄长之平均值。
2.3.6叶柄粗
取10个最大叶叶柄粗之平均值。
2.4花
2.4.1花性
单性花、两性花。
2.4.2花冠大小
量植株中部盛开花的花冠直径,取10朵平均值。
2.4.3第一雌花着生节位
注明是主蔓还是侧蔓及其节位,取10株平均值。
2.4.4雌花间隔节数
注明是着生在主蔓,还是侧蔓上。
2.4.5第一雌花节位
主、侧蔓分别调查。
2.5果实
2.5.1调查时期
分食用成熟期及生理成熟期(采种成熟期)两次调查。
2.5.2果形
卵形、纺锤形、椭圆形、长圆筒形、短圆筒形、长颈圆筒形、长棍棒形。
DB13/T298.7—1997
—37—
短棍棒形、镰刀形、短圆锥形、扁圆形、近圆形、其它形。
2.5.3果长
果柄基部至果顶部长度,取10个果平均值。
2.5.4横径
果实最宽处横径,取10个果平均值。
2.5.5果形指数
2.5.6单果重
10个有代表性果平均重。
2.5.7最大果重
2.5.8外皮色
乳白、绿白、黄白、淡黄、黄绿、亮绿、青绿、暗深绿、橙黄、土赭、褐、红褐、黄
褐(食用成熟嫩瓜或老熟瓜分别说明)
2.5.9外皮上花斑及花斑色泽
食用成熟瓜和生理成熟瓜分别说明,花斑有、无、多、少。花斑明条纹,点状
纹、网纹等,花斑大小。
2.5.10果实表面
平滑:无凸起也无棱沟;凸起:瘤状凸起大小,疏密;棱沟:有、无、深、浅,多·少等。
2.5.11刺毛
密、中、疏、无。
2.5.12刺色
白、褐、黑(食用成熟瓜、生理成熟瓜分别说明)。
2.5.13果柄长
2.5.14果柄粗
2.5.15果柄断面形状
近圆形,五棱,其他。
2.5.16果柄色
深绿、浅绿、白土黄、棕褐。
2.5.17果柄基部
膨大或不膨大。
DB13/T298.7—1997
—38—
2.5.18果皮厚
2.5.19果肉厚
横切面最厚处及一般厚处分别测量,取10个瓜平均值。
2.5.20果肉色泽
白、黄、杏黄、白绿、浅绿、其他。2.5.21瓜瓤色泽
白、淡黄、淡绿、杏黄、粉红、桔红、其他。
2.6种子
2.6.1单瓜种子数
2.6.2形状
纺锤形、长纺锤形、短纺锤形、长卵形、短卵形、其他。
2.6.3种皮色泽
白、灰白、黄白、淡黄、黄、绿白、肉红、桔红、褐、灰褐、黑。种缘与种皮是否同色,斑点花纹形状,色泽。
2.6.4在种瓜内发芽难易
难、易、一般。3生物学特性
3.1特侯期
3.1.1播种期
3.1.2出苗期
3.1.3定植期
3.1.4始花期
30%植株开第一朵雌花的日期。雄花开花另外注明。
3.1.5食用嫩瓜始收期
30%植株开始第一次采收日期。
3.1.6种瓜成熟期3.2产量
3.2.1单株产量
取10株的平均值。
3.2.2单位面积产量
·将小区产量换算为公顷产量。
DB13/T298.7—1997
—39—
3.3抗逆性
重点调查耐寒性、耐热性、抗病性。
3.3.1耐寒性
记载寒害发生时期,当时最低温度,植株受害程度。耐寒性用强、中、弱表示。
3.3.2耐热性
记载高温发生时期,当时最高温度,植株受害程度。耐热性用强、中、弱表示。
3.3.3抗病性
发病盛期统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3.3.1黄瓜霜霉病
3.3.3.1.1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
0级:全叶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面积十分之一以下;
2级:病斑面积占叶面面积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面积二分之一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T 313.9-1997 冬小麦品种中麦9号.docx
- DB13T 313.10-1997 冬小麦品种京411.docx
- DB13T 314.1-1997 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docx
- DB13T 314.2-1997 玉米品种农大108.docx
- DB13T 314.3-1997 玉米品种锦玉2号.docx
- DB13T 314.4-1997 玉米品种掖单19号.docx
- DB13T 314.5-1997 玉米品种鲁原单14号.docx
- DB13T 314.5-1997 玉米品种鲁原单14号-1350180b0758.docx
- DB13T 314.6-1997 玉米品种户单4号.docx
- DB13T 314.7-1997 玉米品种西玉3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