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
CCSB16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XX/TXXXX—XXXX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
总则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草案版次选择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TXXXX—XXXX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玉米大斑病
--第3部分:玉米螟
--第4部分:稻瘟病
--第5部分:二化螟
--第6部分:花生叶斑病
--第7部分:粘虫
--第8部分:棉铃虫
--第9部分:灰飞虱
--第10部分:水稻纹枯病
--第11部分:马铃薯晚疫病
—第12部分:地下害虫
—第13部分:番茄潜叶蛾
—第14部分:甜菜夜蛾
—第15部分:玉米白斑病
本文件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威、张丹、张万民、屈丽莉、李眷、宋露。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沈阳市长江北街39号),联系电话:024
I
DBXX/TXXXX—XXXX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的术语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病虫害系统调查和普查的方
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发病(虫)率
调查田块样本病虫害发病(或遭受虫害危害)部分占调查田块调查样本总数的百分率。
2.2中心病株
田间开始发病时,出现的零星发病植株称为中心病株。
2.3严重度
依据每株发病部分占全株总体的比例或植株茎秆病斑大小确定的级别称为严重度。一般分为0、1、
3、5、7、9等共6级。
2.4病情指数
表示病害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度的综合指标。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
I-病情指数
di-各级严重度分级值
-各级严重度对应植株数
L-调查总株数
2.5系统调查
系统调查是暂时忽略某一时刻调查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