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2023历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_1.docxVIP

2010-2023历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_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2023历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读上图,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4分)

材料二??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材料三?轻重工业发展示意图

民族工业分布示意

根据材料二(左图),分析民国初年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3分)

根据材料三(右图),概述民国初年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状况,(3分)并分析1913年到1919年冶炼业发展态势形成的原因。(4分)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梁启超阐述“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观点的《变法通议》发表于

4.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5.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6.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这次兴办实业浪潮的出现是由于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7.下列对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使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C.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D.彻底摧毁了封建军阀统治的基础

8.(18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驭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6分)你如何评价?(2分)

材料二?1896年,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5分)

材料三?1901年,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三,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3分)

9.19世纪60年代时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10.下列几组通商口岸,按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南京、天津、苏州

B.宁波、天津、重庆、汉口

C.厦门、福州、沙市、镇江

D.南京、上海、苏州、杭州

11.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美丽日记[全国]教育培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行业研判、执业职格考核,公考事业编,考研考博。诚挚服务每一位需求客户,助力您成功的每一步!

认证主体成都美丽日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X69A4B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