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感染中的病原体
构成传染过程的因素
人体
环境
病原体
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
适应
影响生存能力
适应
抗病能力
致病能力
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区别与联系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和传染(communication)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感染是指病原体导致人体发病的过程
传染是指病原体在不同个体间转移的过程
传染病学(第9版)
构成传染过程的因素
人体
环境
病原体
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
适应
影响生存能力
适应
抗病能力
致病能力
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区别与联系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和传染病
各种病原生物所导致的疾病都属于感染病,其包含了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容易在人群间传播的疾病属于传染病
传染病学(第9版)
构成传染过程的因素
人体
环境
病原体
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力
适应
影响生存能力
适应
抗病能力
致病能力
一、感染的概念
国内学科领域的误解
“感染又叫传染”在部分医学书籍中出现
“infectiousdiseases”被翻译成“传染病”
传染病学(第9版)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eliminationofpathogen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
特异性免疫功能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传染病学(第9版)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2.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
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传染病学(第9版)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3.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发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传染病学(第9版)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5.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区别?
传染病学(第9版)
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可以转变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感染谱频度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2.毒力virulence
3.数量quantity
4.变异性variability
传染病学(第9版)
1.侵袭力
直接侵入人体
先黏附于肠或支气管黏膜表面,再侵入组织细胞,如志贺菌、结核分枝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能表达受体(定植因子)和小肠细胞结合
通过细菌表面成分(如伤寒沙门菌Vi抗原)抑制吞噬而促进病原体扩散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2.毒力
其他毒力因子
—穿透能力
—侵袭能力
—溶组织能力
传染病学(第9版)
毒素toxins
—外毒素
—内毒素
3.数量
同一种传染病,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不同的传染病,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4.变异性
变异因素
—环境、药物、遗传
变异类型
—致病力变异
—抗原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
传染病学(第9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