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01
CCSB05D日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XXXX—XXXX
雷击引燃森林可燃物风险的试验方法
(征求意见稿)
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联系人:孙龙
联系电话
邮箱:sunlong365@126.com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森林防火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XXXXXXX单位、XXXXXXX单位、XXXXXXX单位、XXXXXXX单位、、
XXXXXXX单位、XXXXXXX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龙、于宏洲、胡同欣、XXX、XXX、XX、XX。
I
DB23/TXXXX—XXXX
雷击引燃森林可燃物风险的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持续时间雷电流风险指标、闪电导致可燃物引燃风险指标、引燃发生后产生明火
风险指标、引燃发生后产生阴燃火风险指标和阴燃火转明火风险指标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地表细小可燃物雷击引燃风险评估,不适用于森林内立木遭雷击引燃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仪器设备
LCGC系列全自动双波形冲击电流测试系统。
5样品
林地内采集,直径小于0.635cm的枯枝落叶。
6试验步骤
将处理过的可燃物放入水中浸泡7-8小时,使其保持含水率均匀。将浸泡过的可燃物平铺在烘干箱
内一段时间,然后转载密闭塑料袋中取出,快速测出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含水率范围保持在5~30%左
右。并将按照实验要求加工后有的可燃物放置在测试台上。
实验设备可以模拟两种常见的雷电电流波形:10/350μs波形和8/20μs波形。10/350μs波形是典
型雷电击穿大地的雷电流曲线,一般称为直击雷波形。8/20μs波形是典型雷击穿大地引起的电磁脉冲
感应过电压击穿物体时的电流曲线,一般称感应雷波形。在自然界中,雷电产生的脉冲电流范围为
20~100kA之间,实验设备可根据两种波形对电流大小设置。
实验开始后,记录实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用水分测定仪测量可燃物含水率,并测量可燃物密
实度和厚度,计算得出可燃物紧实度。可燃物紧实度范围保持在0.05-0.3g/〖cm〗^2。实验进行时需
要记录点燃实验中的冲击电流值和电压值。
7试验数据处理
7.1长持续时间雷电电流风险评估
2
DB23/TXXXX—XXXX
可燃物雷击引燃是由云地闪电流的热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2T1322-2017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运行规范.pdf
- DB52T1652-2022数字化供应链业务管理指南 (2).pdf
- DB42T1324.3-2017社会公共服务网格化 第3部分:人口全程化服务.pdf
- DB23T3110-2022 大豆抗胞囊线虫田间病圃鉴定技术规程.pdf
- DB42T1168-2016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技术规范.pdf
- DB23T-三江平原智能机械化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23T-三七景天温室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文本.pdf
- DB31-757-2020 工业气体空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2).pdf
- DB42T1179-2016中药材前胡种子质量分级.pdf
- DB31-32-33-34T-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