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全套精品教案(最全).doc

初中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全套精品教案(最全).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018年初中历史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全套精品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识记: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七年级上P12——P16)

【知识点】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问题】如何理解传说和史实?

答:传说与史实,古人无区别。近代随着考古学的兴起而出现了区别。考古资料证实者,为“史实”;考古资料未证实者,为“传说”。

【问题】P17自我测评神农氏时已经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答:出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交换现象。人们开辟集市,以物换物,互通有无,从事一些简单的交换活动。

二、华夏族的形成

炎黄联合打败蚩尤后,又经过阪泉之战,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今天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今天的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三、尧、舜、禹的传说

1、禅让制

相传尧、舜、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法是以相对和平的方法。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2、大禹治水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问题】从大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答:品质:(1)禹善于吸取前人的教训。(2)坚持不懈、不畏劳苦的精神。

-2-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七年级上P22)

【知识点】

一、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我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

二、禹传子(启),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问题】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答:(1)启在禹的帮助下培植个人势力,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禹死后,启先后打败伯益和其他不服从的部落,正式继承王位,开始了“家天下”是历史。

(2)区别: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则是一个家族是世世代代世袭王位(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二、识记:知道西周的分封制(七年级上P28—P29)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1、原因: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2、主要内容:(1)周王的分封: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等,称为“授民授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2)诸侯的义务: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3、依据:与周王的血缘关系。基础:世袭制。

4、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

【问题】“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制度?答: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三、理解: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七年级上P41——P44)

【知识点】

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1、背景(原因):(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2)当时各国争霸的压力。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1)富国的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2)强兵的措施:奖励军功。

(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历史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问题】商鞅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为什么?

-3-

答: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秦

文档评论(0)

wd123456x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