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三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廉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传统廉文化内蕴于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散见于经史子集、律令刑典之中。如此瑰宝,要传承发展下去,成为现在和未来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廉以修身齐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价值,指一种美德、一种境界,用来形容个人的修身励志、处世齐家之道。如何才能做到廉?①汉代刘熙《释名》认为,“廉,敛也,自检敛也。”“自检”,即内在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在中国古文经典中,类似的表述俯拾即是,如“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凝结着古代廉政建设的智慧,为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智慧之源。

在古圣先贤看来,“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多么重视“修身”的作用,事关“齐家”“治国”“平天下”。

廉以为官从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不只是君子义士修身养性的道德要求,更是官吏为官从政的政治伦理。齐国大夫晏婴提出了“廉者,政之本也”的思想。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廉”更多地被用于政治伦理,政治规范层面。在汉代察举制度中出现了专门的举廉科,将“廉”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②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在其《西山政训》中提出:“廉仁公勤四者,乃为政之本领”,把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看作为官从政者的四大本领,律己以廉居首。

“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半壤,良岁之有骨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廉洁对于为官从政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的重要性,就像土壤和雨露于生物之必不可少,须臾不可失。历史上,人们往往把官员分为“清官”“廉吏”“良吏”和“贪官”“庸官”“备官”,做此区分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廉洁与否。春秋时期,子罕“以不贪为宝”;东汉时期,刘宠“离任仅受饷钱一枚”,杨震“暮夜却金”;魏晋时期,山涛“悬丝拒礼”;北宋时期,包拯“不持一砚归”……在中国历史上,两袖清风、公正廉明、勤政为民的清官廉吏比比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清廉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中饱私囊、徇私枉法、以公肥私的贪官污吏也不胜枚举,比如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号贪官”的和珅,便是因巨贪而为人不齿、遗臭万载的反面典型。

古人为官从政的经验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启发。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不是朝夕之事,必须借助传统廉文化的力量。以传统廉文化为根基、为依托,结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北京日报《传统廉文化:现在和未来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材料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方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多次引用传统廉洁文化内容。2014年3月,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总书记提到张伯行的《却赠檄文》。张伯行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骨。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警醒我们,小事小节是恪守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良好作风是在小事小节中建立起来的。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建设廉洁政治、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之一。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