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章力和机械第6节滑轮八下物理HY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3.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1.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一般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组成.滑轮实质是变形的、能转动的杠杆.
2.滑轮的分类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的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种类定滑轮动滑轮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做定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做动滑轮
种类定滑轮动滑轮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定滑轮动滑轮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旗杆的顶部固定着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轴是固定在旗杆上的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与水泥桶相连的是一个动滑轮,在提升水泥桶的过程中,动滑轮和水泥桶一起上升
典例1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22[解析]当晾衣架上升时,下面的两个滑轮与晾衣架一起上升,所以下面的两个滑轮是动滑轮;上面的两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所以上面的两个滑轮是定滑轮.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机械组合来实现此功能.图中动滑轮有___个,定滑轮有___个.
1.实验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细绳、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获取与处理信息(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并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获取与处理信息(3)按照如图所示的三个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将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获取与处理信息(4)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步骤的操作(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1)沿不同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效果相同;(2)拉力大小始终与钩码重力大小相等;(3)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和钩码上升的距离相同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2.实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细绳、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获取与处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并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一段距离;
获取与处理信息(2)将钩码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步骤的操作(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1)使用动滑轮时,所用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方向与钩码被提升方向相同;(2)拉力的移动距离是钩码上升距离的2倍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特别提醒1.实验中安装定滑轮时,注意绳子要放在凹槽内,以免绳子脱落或卡在别处,影响实验效果.2.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过程中,注意要使动滑轮两侧绳子均竖直向上拉,呈平行状态.
3.实验中应选用重一些的钩码、较轻的动滑轮、光滑的细绳,以减小实验中摩擦力、动滑轮自重对实验的影响.4.实验中要保证轮和轴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
实验序号实验序号142.5643253753.5363.5864474974.5584.51085
?大?
?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
?能滑轮受到重力(或绳与滑轮间有摩擦)换轻质滑轮(或给滑轮轴上油)
?
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pptx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课件 Unit 5 Section B 合作探究1.pptx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课件 Unit 7 单元语法沙龙.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11章 第2节 功率.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7.2(弹力) 第2节 弹力.pptx
- 2025年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五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第6课时 回收废品.pptx
- 2025年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 4 Part B .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12.3(第3节 滑轮) 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pptx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课 隋朝统1与灭亡.pptx
- 2025年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11章 机械与功 第4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