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
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农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基本
格局。但后来粟在北方农业中的主导地位被小麦取代,从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新格
局。这种南北农业格局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北方主粮由粟到小麦的变迁上。
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
左传》中有多处关于小麦的记载,这至少透露了两点重要信息:一是北方地区已有
相当范围的小麦种植;二是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左传》中鲁宣公
十二年传文有“麦麹”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麦麹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
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麹。”这说明在东周时期,小麦是作为比较主要的粮食作物存
在的。小麦在古代中国北方农业中的重要性究竟何时开始凸显,尤其是小麦何时取
代了粟的主粮地位,以往学者主要从文献和植物遗存的角度进行考察,存在争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被引入到考古
学研究中,为研究中国古代先民的食谱提供了新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我
即我食”。通过研究这些人类遗体或遗骸,可以让古人“开口讲话”,“告诉”我
们他们的食物结构以及与食物相关的信息,从而复原古代社会生活。
北方传统主粮粟和后来居上的小麦,具有截然不同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
1313
δC)。其中粟属于C4类作物,平均δC为-12.5‰;小麦属于C3类作物,平
13
均δC为-26.5‰。按照碳同位素从食物到消费者胶原蛋白的分馏原理,消费者
13
胶原蛋白中的δC值要比食物高出5‰左右。植物中的碳经过人的消化、吸收会
转化为骨胶原中的碳。学者对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小麦传入中国的年代范
围)的不同中国北方遗址人骨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13
δC值均在-6.3‰到-10.1‰之间,这表明当时人们显然是以粟为主食。
因此,当具有较低碳同位素比值的小麦开始被大量引入北方先民的饮食之后
13
,相应人群的δC值必然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以此为原理,通过对北方不同时期
的人骨进行稳定同位素数据对比,就能够发现小麦开始被大量食用的时间点。虽然
13
水稻也属于δC值较低的C3类作物,但是因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其在我国北方
并不能大规模种植,所以不可能对北方先民的食谱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
讨论小麦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是在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和
汉代,针对中原地区东周和汉代人骨遗存进行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东周先民的
13
δC值相比之前数千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说明中原地区先民的饮食在东周时期
开始明显发生变化,这一趋势在汉代仍然持续,小麦的比重继续上升。食物中的同
位素积累到消费者骨骼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偶尔或者少量食用某种同位素特征不
同的食物,并不会影响消费者整体的同位素特征值。东周时期观察到的这种同位素
值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此时人们食用小麦的比重和频率已经非常高,小麦开始步
入主粮行列。
(摘编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基于人骨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视角》)
材料二:
距今约10000年前,浙江出现了上山文化,植物学家从遗址里仅仅筛出两粒
炭化的米。在当时古人制作陶器的陶土里还发现了掺入其中的稻壳,把稻壳加入陶
土中,可能是为了减小陶土的黏性,以免烧制时陶器破裂。上山文化之后,距今
7000—6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兴起,植物学家对发现的水稻籽粒进行了鉴定
,发现在距今6900年前,栽培水稻所占的比例不到30%;到距今6600年前,栽
培水稻所占比例接近40%。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努力提高水稻的种
植水平,但是在当时,栽培水稻还无法取代野生水稻。中华大地什么时候才算真正
进入水稻社会呢?
浙江余杭发掘出了巨大的良渚文化古城,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空)高一生物第二学期入学测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pdf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数学.pdf
- 2024-2025学年人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基础检测卷(含答案).pdf
- 2025年邵阳市初中联考 九年级历史.pdf
-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