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山东专题版)专题突破练2.docx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山东专题版)专题突破练2.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突破练二(分值:73分)

学生用书P20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山东滨州二模)战国至西汉初期,游侠之风盛行,游侠或以武力卓群声誉鹊起,或以履信守义闻名乡里。西汉中期以后,侠者仍存,但单纯依赖武力“行侠仗义者”日渐稀少,为侠者多“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这反映了西汉中期()

A.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B.王国割据势力的式微

C.儒学义利观念的强化

D.乡约教化力度的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游侠之风的转变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整体变迁。这一变化与西汉中期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单纯依赖武力的游侠行为逐渐减少,而更注重道德和礼仪,这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和引导,故选A项;游侠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排除B项;“履信守义”“行侠仗义”亦属于儒学义利观念,所以,游侠之风的转变无法体现儒学义利观的强化,排除C项;乡约教化对游侠之风有所影响,但不足以全面解释游侠之风的整体性转变,排除D项。

2.(2024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唐律疏议》确认了以下量刑原则。这些原则()

·尊长卑幼相犯,刑罚各异。尊长犯卑幼者减免,卑幼犯尊长者加重

·夫、妻妾相犯,刑罚各异。夫犯妻妾者减免,妻妾犯夫者加重……

·贵族官僚等,他们一旦犯罪,凡不在“十恶”之列,都享有“议、请、减、赎、当、免”的特权

A.彰显了皇权

B.体现了唐律的严密

C.践行了礼制

D.维护了家族的利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唐律疏议》确认的量刑原则,将尊卑、性别、身份等因素考虑在内,在刑罚上做出差别化处理,这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尊卑礼制,故选C项;“彰显了皇权”有一定道理,但材料中《唐律疏议》的量刑原则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等级差异,排除A项;虽然《唐律疏议》本身详细而严密,但材料中的量刑原则更多的是体现尊卑礼制,排除B项;“维护了家族的利益”无法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项。

3.(2024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末)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这反映出当时()

A.民间救济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推广

C.基层治理的完善

D.宗法制度的延续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在冬季谷物快吃完、新粮尚未成熟的时候,布施恩德,赈济贫困的人,务必先从自己的亲族开始,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民间救济,故选A项;精耕细作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民间救济,而不是基层治理,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逐渐瓦解,排除D项。

4.(2024山东济宁二模)《明律集解》载,明代,“州县各里皆设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悌)、犯奸、犯盗,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争解纷”。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注重()

A.发挥士绅阶层的引导作用

B.以“致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

C.明晰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

D.行政治理与家族管理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明代基层皆设申明亭,张榜公示不孝不悌、奸盗恶人,以示惩戒,以激发其羞恶之心,实现改过自新,民众有纠纷,也以劝诫为主,这反映出明代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注重发挥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C项;士绅阶层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基层管理,但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教化作用,排除A项;明朝心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行政治理与家族管理密切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5.(2024安徽联考)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的《教民条约》写道: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

A.以法家思想主导地方治理

B.借助封建礼仪强化等级

C.用儒家伦理完善邻保制度

D.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父慈而子孝”“别族类、明亲疏”可知,《教民条约》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宗亲观念,其目的在于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实现地方治理,故选D项;《教民条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无关,排除A项;《教民条约》不属于封建礼仪,排除B项;邻保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6.(2024山东潍坊三模)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管理粤北瑶族聚居地连山县期间,“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该举措旨在()

A.推动儒学发展

B.发展基层教育

C.强化政治认同

D.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宣讲“圣谕”,且积极发展教育,这有助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