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任劲松动物类中药的鉴定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讲解.pptx

任劲松动物类中药的鉴定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

任劲松

2020.x.x

金钱白花蛇

一、来源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二、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广东、江西有家养。

三、采收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

四、性状鉴别:

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于口内;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微有光泽,有45~58个以上1~2鳞宽的白色环纹,黑白相间,并有1条显着突起的脊棱。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

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

尾部鳞片单行;

气微腥,味微咸。

金钱白花蛇药材图

五、显微鉴别:

取背鳞l片,用水装置,观察外表面:鳞片无色或呈黄白色,具众多细密纵直条纹,间距1.1~1.7μm,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

背鳞横切面观:内、外表皮均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较少。

金钱白花蛇背鳞片

外表面、横切面简图

六、成分:

蛇体含蛋白质、脂肪及鸟嘌呤核苷等。头部蛇毒中含三磷酸腺苷酶、磷脂酶、α-环蛇毒、β-环蛇毒、γ-环蛇毒(为强烈的神经性毒)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七、混伪品:

目前,金钱白花蛇资源少,价格贵,伪品多。

1.其他蛇涂油漆或用褪色药水褪色后伪充;

假金钱白花蛇-涂白色漆

七、混伪品:

2.金环蛇(火赤链):为金环蛇的干燥体,黄色(橙红色)环23-33个,黑黄纹相间,宽度近相等,环纹环绕腹部。

假金钱白花蛇-赤链蛇幼蛇

金环蛇

七、混伪品:

3.游蛇科动物中国水蛇、铅色水蛇、渔游蛇、赤链蛇水赤链游蛇、黑背白环蛇等的干燥体。其中以黑背白环蛇最相似。有颊鳞一个,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背灰黑色,无环纹,侧面到腹部有棕色条纹。

假金钱白花蛇-水蛇

蕲蛇

一、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习称大白花蛇。

二、产地:

主产于浙江温州、丽水、金华。

三、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蕲蛇原动物及药材图

1.翘鼻头2.方胜纹3.连珠斑

四、性状鉴别:

呈圆盘形,盘径17~34cm。

头在中央稍向上,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口宽大,上腭有一管状毒牙,中空尖锐。

背部两侧各有17~25个“V”形斑,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习称“方胜纹”,有的呈交错排列。

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

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气腥,味微咸。

五、显微鉴别:

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观察外表面:鳞片呈深棕色或黄棕色,密布乳头状突起,乳突呈类三角形、类卵形或不规则形,内含颗粒状色素。

背鳞横切面观:部分真皮和表皮向外呈乳头状突出,使外表面呈波浪形,突起部的真皮含较多色素。内表面较平直,无乳头状突起。

背鳞外表面简图

六、成分:

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头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促进血液凝固成分。

乌梢蛇

一、来源:

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

二、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三、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捕捉,刻开腹部,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四、性状鉴别:

呈圆盘状,盘径13~16cm。全体乌黑色或黑褐色;

背鳞行数偶数,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纵贯全体的两条黑线。

头盘在中央,扁圆形,大多眼大不陷而有光泽;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

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

尾部渐细而长。

气腥,味淡。

乌梢蛇药材图

五、显微鉴别:

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观察外表面:鳞片呈黄棕色,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3.7~27.4μm,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背鳞横切面观:内、外表皮均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较多。

六、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大量的钙、铁、锌等元素。

七、混伪品:

混伪品有10多种。主要有:锦蛇属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双斑锦蛇;鼠蛇属滑鼠蛇、灰鼠蛇;连蛇属赤练蛇;游蛇属草游蛇等。背鳞行数都是奇数。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谢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