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主张()

A.得到了当时国人的普遍认可 B.被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发展

C.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D.推动了清政府的制度变革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略者。魏源的主张被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发展。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封闭保守的思想仍然广泛存在,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排除A项;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而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排除C项;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而未提出变革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19世纪后期,台湾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给占领军以沉重的打击。引发这一斗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从而引发了19世纪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C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是19世纪前期,排除A项;《天津条约》中没有关于台湾的内容,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3.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一条款体现了列强()

A.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B.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深入

C.对义和团涉及地域的报复 D.对清政府腐朽落后的失望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辛丑条约》中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是对华北地区抵抗列强侵略的中国军民的报复行为,C项正确;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报复行为,而非文化侵略,排除B项;对清政府腐朽落后的失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某位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先后查阅了以下书籍和文章,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西方的思想文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资政新篇》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经书论证著作,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革命军》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故学习的主题是救亡图存的探索,A项正确;B项只符合《新学伪经考》和《革命军》,排除B项;资产阶级实业派主张实业救国,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5.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新注册公司和资本额都有很大程度提升,涉及行业较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较快。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适应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①符合题意;一战期间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符合题意;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群众性焚烧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官僚资本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6.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