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九下第82首南安军课件.pptx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九下第82首南安军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下册

第82首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古诗词曲梳理

写作背景

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被俘后,他自杀未成,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南安军时写下了此诗。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梅花南北路①,

风雨湿征衣。

内容梳理

经过梅岭,一路风雨打湿征衣。

内容理解:这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重点注释】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内容理解: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家乡近在眼前,但自己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情感: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越过梅岭我与谁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内容理解: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写作手法:“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运用对比手法,将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一时”表现了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和对侵略者的蔑视。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饿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②。

内容理解: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

修辞:用典。“梦中行采薇”引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以及誓死报国、决不投降的决心。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采薇在首阳山头。

【重点注释】②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被捕后的悲苦孤独之情,对收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和对侵略者的蔑视,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

作品主旨

1.请简要说明诗人为什么说“归乡如此归”。(内容理解)

理解探究

这次的北行,梅岭依旧,自己身边却没有了战友,家乡近在眼前,自己却成为囚徒而归。

2.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旨与情感把握)

诗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决不投降、舍生取义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感,显示出了凛然的民族正气。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