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班级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依据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究古代物种交流及近代美洲物种外传的历程,提高学生探充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知识导航

一、美洲物种的推广及外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2.表现: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到欧洲,后又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

3.玉米的传播

(1)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2)明朝时期,由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4.马铃薯和甘薯16世纪末,马铃薯开始在欧洲推广。马铃薯和甘薯也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

5.番茄的传播

(1)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

(2)明朝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蔬菜在农场种植。

6.辣椒的传播

(1)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2)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中国的西南和中南地区流行。

7.传入美洲的欧亚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的影响最大。

记忆口诀:小麦大麦和水稻,苹果生气打葡萄,甜橙柠檬来劝架,黄瓜甜瓜哭号号,豌豆甘蔗来讲理。

8.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来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9.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10.传入欧洲的欧亚畜禽:牛、驴、骡、马、猪、羊和鸡。

记忆口诀:牛驴骡马猪羊鸡,结伴旅游美洲去。

历史影响: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二、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对非洲,对中国,对欧洲。1800年前后,世界人口已经突破9亿。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欧洲,对北美,对畜牧业。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比如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中国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习题巩固

1.(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的物种进行了双向的传播和交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6世纪初,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B.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产量第一大的农作物

C.明朝万历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进行种植

D.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

2.(2023高二下.塔城期末)马铃薯和甘薯,玉米和花生,四季豆,辣椒,南瓜,还有草莓,菠萝,番茄!遍地都是芝麻粒。这首菲律宾民歌中出现的主要农作物原产于()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3(2023高二下.红河期末)16世纪以来,外来物种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近30种。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

4(2023高二下,池州月考)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据此可以得出()

A.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新食物物种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新食物物种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D.新食物物种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

5.(2024高二下.温州期中)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材料描述的物种()

A.是美洲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B.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C.对亚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D.由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回欧洲

6.有学者在研究外来物种在中国传播时发现,凡是带有“胡”字的,大多是秦汉至魏晋时经由西域传入;南北朝以后则大多用“海”字;凡是带有“番”字的物种,大多为南宋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