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docx

【历史答案】2024-2025学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质检.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2025.01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C

A

B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A

D

A

B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A

A

C

D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2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25.背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或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带有掠夺性和霸权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或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多级化趋势加强;全球性问题凸显:当今世界社会发展信息化和世界文明的多元化。(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方案:中国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苹;倡导建设一带一路、亚投行、提出全球倡议、参与金砖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治理,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6.不同之处:《史记》记载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诸侯,诸侯不救幽王;战国竹简记载周幽王因内部权力斗争,诸侯勾结犬戎而败亡。(4分)

辨析:《史记》为文献史料,成书于西汉时期,时间距离西周较远;诸侯国方位远近不同,却几乎同时赶到等记载不符合常理;西周后期分封制动摇,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力有限。战国竹简为实物史料,成书时间比《史记》更早;战国竹简记载幽王主动进攻西申,应不需要召集诸侯。对比分析两则材料,战国竹简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为真实。(《史记》和战国竹简的辨析各2分,共4分;

若答成《史记》更真实,司马迁距离战国不远,看过先秦史料比后人多,不排除也看过竹简的内容与其他史料,其记载应该是经过严谨的史料辨析的。且清华简并不是考古出土,而是从香港市场购买,失去出土信息,其史料价值的可信度有待提升。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7.(1)原则:平等自愿互信;依自然走势;搁置争议;睦邻友好互信管理;人口属地归附。(五选四,1点2分)

(2)原因:实施“一化三改”,工业化起步,增强国力;参与万隆、日内瓦等国际会议,打开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国际地位提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

外交政策逐步成熟;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缓解中苏关系恶化产生的不利影响,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推进边界谈判。(任答4点,共8分)

策略: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尊重历史和尊重现实相结合;尊重国际惯例和尊重国情相结合:公正合理和互利双赢相结合: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任答2点,共4分)

(3)启示:以保障国家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为出发点:边界问题是影响邻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边界问题的解决应服务于国家工作重心及建设大局:坚决反对和避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影响边界问题的解决等。(任答2点,共4分)28.示例一:

论题: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是自治与德治相结合。(2分)

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如汉朝的“编户齐民”隋朝的“大索貌阅”以及明朝的“黄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如什伍组织、邻保制度、保甲制等,实现了有效的基层自治。(4分)

宋明以来,理学确立统治地位,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民间通过乡约、族规和家训教化乡里,规范民众行为;明清政府通过“圣喻”教化民众,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礼仪道德,实现德治。(4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依托基层自治,构建了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的德治社会,维系了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2分)

示例二:

论题: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治理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2分)

先秦时期统治者已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顺应发展潮流,受到推崇,秦朝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被后世所继承,通过“律、令”,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维护社会长期稳定。(4分)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援儒入法,礼法逐渐走向融合。魏晋时期,律令进一步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明清时期,用律令解释具有道德规范性质的“圣喻”已普遍化,乡约与法律合流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4分)

由此

文档评论(0)

百强名校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百强名校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