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汉书张释之传》《商君书定分第二十六——公问于公孙鞅曰》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汉书张释之传》《商君书定分第二十六——公问于公孙鞅曰》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汉书张释之传》《商君书定分第二十六——公问于公孙鞅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至中郎将。

其后,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材料二:

公①问于公孙鞅曰:“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

公孙鞅曰:“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以为天下正,则奏天子。天子诺,则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发官,各主法令之。民敢忘行主法令之所谓之名,各以其所忘之法令名罪之。主法令之吏有迁徙物故,辄使学读法令所谓。为之程式,使日数而知法令之所谓;不中程,为法令以罪之。有敢定法则令损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诸官吏及民,有问法令之所谓也于主法令之吏,皆各以其故所欲问之法令,明告之。各为尺六寸之符,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主法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谓也,皆以吏民之所问法令之罪,各罪主法令之吏。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柳,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

(节选自《商君书·定分第二十六》)

【注】①公:秦孝公。

1.材料一中画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A由是奇B释之C拜D为中大夫E顷之F至中郎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冠,在本文中是指脱去帽子,表示谢罪。

B.唯,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的“唯”都表示希望、祈使。

C.置,与《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的“置”意思相同。

D.罪,名词用作动词,与“克己复礼为仁”中“复”的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因太子和梁王经过司马门未下车而禁止他们二人进入殿门,并上奏弹劾两人。

B.对从桥下跑出惊动文帝马匹的人,张释之认为既已交给廷尉,理应让廷尉依法判决。

C.秦孝公希望今天制定的法令,第二天清晨就能让全国官吏和百姓都明确了解并奉行。

D.公孙鞅认为法令不能因主管的人变化而变化,官吏百姓都要限定日子知晓条文内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2)皆各以其故所欲问之法令,明告之。

※5.材料反映了在法令施行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请简要概括。

【答案】1.CEF2.C3.D4.(1)此人直接惊动了我的马,幸亏这马脾性温和,假若是其他马,能不伤害我吗?

(2)(主管法令的官吏)都必须针对他们原来想要问的法令内容,明确答复他们。5.①有罪必罚;②判罚不因人而异。③不得擅自修改法令。④法令要明确告之于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不久,张释之升任中郎将。

“帝”作“奇释之”的主语,“帝由是奇释之”为完整的主谓结构,故应在C处断开;

“拜为中大夫”为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帝)拜(释之)为中大夫”,句子结构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

“顷之”为表时间的副词,作独立状语,故应在F处断开。

故选CEF。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文帝为此向太后免冠赔礼。

B.正确。“唯”,都表示希望、祈使。句意:希望陛下深思/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C.“意思相同”错。“置”,设置/放弃。句意:设置官吏/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

D.正确。名词用作动词,惩罚/动词使用用法,使……归复。句意:就用他所忘记的法令规定惩罚他/能够克制和约束一己私利,让自己的行为回复到礼的要求上,就是仁(的做法)。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官吏百姓都要限定日子知晓条文内容”错。由原文“主法令之吏有迁徙物故,辄使学读法令所谓。为之程式,使日数而知法令之所谓;不中程,为法令以罪之”可知,不是官吏百姓,而是指主管法令条文的官员要限定时间知晓内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赖”,幸而、幸亏;“令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