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秋冬季旱粮和油料作物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doc

秋冬季旱粮和油料作物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秋冬季旱粮和油料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目录

玉米秋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

甘薯秋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7

马铃薯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1

花生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5

大豆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8

2

玉米秋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省秋季玉米播栽已经由北向南陆续展开。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气候条件总体偏差,针对秋植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因地制宜,精选良种

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选用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经过多年广泛种植得到生产检验和市场认可的品种。今年冬季可能温度偏低,种植鲜食玉米应选择中早熟品种,冬种区应选用耐寒性品种。

(二)注意隔离,防止串粉

品质和口感是衡量鲜食玉米的重要指标。鲜食玉米种植时应进行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保证鲜食玉米品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鲜食玉米在没有障碍物的平原地区种植时,应有200米以上的隔离带。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错开与其他玉米花期,一般相隔15天左右播种,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

(三)精细整地,做好排灌

在垄作区域,应加快前茬作物秸秆处理,进行畦面耕作精细整地,如需重新起畦,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整地起畦,起畦包沟1.3—1.4米,沟宽30—40厘米,畦宽1—1.1米,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平作区域,应加快前茬作物秸秆处理和条带耕作精细整地。如需深耕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

3

耕深25厘米左右。基肥翻压入土与旋耕整地结合,做到表土细碎、地面平整、上虚下实。要根据地块地貌开好十字沟、环田沟和田外排水沟,以方便排灌,降低田间涝渍影响。

(四)适时播栽,全苗齐苗

1.秋季适宜播种时间为立秋至白露前后,以保障灌浆期气温在18℃以上。粤西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和上市时间安排冬种,错峰上市,提高产值。

2.育苗移栽时,出苗时温度控制在20-35℃内,幼苗3—4叶期移栽,移栽前揭膜炼苗2—3天,移栽返苗后及时淋水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使用移栽机。

3.机播应深浅一致,深度控制在3—6厘米,每穴1—2粒,种、肥隔离。应预留3%—5%的种子用营养土育苗,以备补苗。直播田应在出苗期适时查苗,在4叶期定苗、补苗,每穴定苗1株,去弱苗、小苗、病苗和杂苗。建议下午5时后或阴天进行移密补疏,补苗要求带泥带种子移苗,应淋定根水,晴天次日应再淋水1次。定苗后施苗肥。

(五)合理密度,穗大穗匀

鲜食玉米主要在乳熟期收获鲜果穗,果穗大小和均匀度是影响其等级率、商品性和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确保穗大、穗匀,提高果穗商品性。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种植密度。珠三角地区、粤北和粤东地区一般地块每亩保苗2800—3000株,粤西地区一般地块每亩保苗3000—3200株,

4

矮秆紧凑型品种可适当提高密度。

(六)科学肥水,提高品质

1.重施基肥。应注重使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以保障品质。

2.注意种肥。建议种、肥异位同播,防止烧根、烧苗。

3.巧施苗肥。直播4叶期或者育苗移栽返苗后浇水肥1—2次。

4.重施拔节肥。于幼苗叶龄指数35%时(如总叶片数18片叶的中熟种在6—8片展开叶时进行)施用,每亩尿素10—13公斤、复合肥15公斤、钾肥10—15公斤,结合追肥进行中培土。

5.重施攻苞肥。于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60%)追施,每亩尿素15—18公斤、氯化钾8—10公斤。

6.酌情壮粒肥。根据授粉后情况施用,每亩可撒施尿素3—5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次,用1000倍全营养型叶面肥或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至叶面湿润为宜。

7.注意墒情。施肥后,若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水肥一体化,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生育中期特别是抽雄散粉前后20天内如土壤墒情不足,需及时补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8.及时排涝。秋季遇暴雨,应及时疏沟排渍水。

9.预防倒伏。对生长过旺地块以及风灾倒伏频发地区,可在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酌情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倒伏

5

能力,预防倒伏。

(七)加强监测,防控病虫

重点关注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地下害虫、大小斑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等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积极推广“配施助剂农药减量”“一喷多效”(科学配比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一次喷施实现防病治虫、防倒伏、增产多重效果)

文档评论(0)

半山白水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读书写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