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8年春季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问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12小题。
1.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A.?开斋节????B.?火把节????C.泼水节?????D.?那达慕大会
2.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A.?藏族????B.朝鲜旅????C.??傣族????D.?回族
有游客在日记中记录:北京时间2时I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万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下面35小题。
3.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4.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5.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同是(???)
A.?朝鲜????B.俄罗斯?????C.?韩国????D.?蒙古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下面68小题。
6.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雨集中区????
C.??夏半年多雨区???
D.?夏雨区
7.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台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多对流雨
8.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人类活动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及,回答下面911小题。
9.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0.图中的A,B,C三种粮食作物分别为(??????)
A.?马铃薯?玉米?小麦????B.?大豆??小麦??玉米????C.小麦?玉米?水稻?????D.小麦?棉花?水稻?
11.关于两地谷物生产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D.?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
下图中,甲图是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214小题。
12.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A.?河套平原????B.?华北平原????C.?鄱阳湖平原????D.?三江平原
13.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温逐渐升高??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该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易出现“生理干旱”现象,与之现象相关的环境问题在该地和江淮地区都会发生。则在此地区和江淮地区,上述环境问题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春季????B.??春季????夏季????C.夏季???夏季????D.?冬季???夏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516题。
1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1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17~19题。
17.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D.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18.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B.荒漠C.草甸D.草原
19.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Anewstudent第二课时Storytime练习卷.docx
- 2018年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练习12234活页作业4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doc
- 2025春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2单元知识清单巩固练习冀教版(1).docx
- 爱美的妈妈六年级作文.docx
- 531硅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docx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docx
- Unit1Meetingnewpeople(知识清单)-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教育局教研室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原卷版).doc
- 课时把关练高中物理RJ15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与功率(第2课时).docx
- 第16课数据管理与编码(教案)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人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