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春季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问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12小题。

1.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A.?开斋节????B.?火把节????C.泼水节?????D.?那达慕大会

2.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A.?藏族????B.朝鲜旅????C.??傣族????D.?回族

有游客在日记中记录:北京时间2时I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万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下面35小题。

3.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4.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5.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同是(???)

A.?朝鲜????B.俄罗斯?????C.?韩国????D.?蒙古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下面68小题。

6.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雨集中区????

C.??夏半年多雨区???

D.?夏雨区

7.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台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多对流雨

8.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人类活动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及,回答下面911小题。

9.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该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0.图中的A,B,C三种粮食作物分别为(??????)

A.?马铃薯?玉米?小麦????B.?大豆??小麦??玉米????C.小麦?玉米?水稻?????D.小麦?棉花?水稻?

11.关于两地谷物生产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D.?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

下图中,甲图是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214小题。

12.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A.?河套平原????B.?华北平原????C.?鄱阳湖平原????D.?三江平原

13.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温逐渐升高??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该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易出现“生理干旱”现象,与之现象相关的环境问题在该地和江淮地区都会发生。则在此地区和江淮地区,上述环境问题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春季????B.??春季????夏季????C.夏季???夏季????D.?冬季???夏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516题。

1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1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17~19题。

17.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D.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18.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B.荒漠C.草甸D.草原

19.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