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营养生长交替过渡(并进)生殖生长1.小麦的生长阶段小麦各生育时期与生长阶段示意图2.1土壤2.1.1耕层深厚,结构良好;2.1.2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2.1.3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化学成分;2.1.4土地平整,能排能灌。2.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2.2肥料在小麦拔节—抽穗前,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灌水要视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和苗情等而定。2.2.1一般每生产100kg子粒,需纯N3kg,P2O51-1.5kg,K2O2-4kg,N:P:K=3:1:3。为满足小麦需肥要求,施肥量要为需肥量的2倍左右。2.2.2拔节期是需肥临界期。2.2.3施肥要依据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科学施肥。2.3水分023.1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冬小麦前期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萌发出苗到越冬的各时期,包括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和越冬期4个生育时期。3.1.1前期的生育特点前期生长阶段的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等,生长中心以营养生长为主。其中,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013.小麦的田间管理3.1.2前期的主攻目标前期的主攻目标:一是全苗、匀苗;二是冬前要促根增蘖,实现冬前壮苗;三是安全越冬。3.1.3前期的管理技术3.1.3.1查苗补种、疏苗补栽;3.1.3.2追施分蘖肥,浇好盘根水;3.1.3.3适时冬灌;3.1.3.4中耕与镇压;3.1.3.5严禁放牧啃青;3.1.3.6防治病虫草害。冬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也叫春季生长阶段,指小麦返青后至挑旗,包括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和挑旗(孕穗)期4个生育时期。第一,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在此期已全部形成,长出全部茎生叶,分蘖由高峰逐渐走向两极分化。第二,该阶段的生长特点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与小穗、小花等生殖器官分化建成同时并进,是决定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第三,生长变化大,速度快,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反应也很敏感。3.2.1中期的生育特点3.2小麦的中期管理技术分蘖,做到保蘖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小花分化期再运用肥水进行管理;旺苗在管理上应以控为主,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深中耕断根、散墒;弱苗应以促为主。3.2.3.1诊断苗情,分类管理。壮苗在管理上应控制春生01秆壮不倒,穗大粒多,搭好丰产架子。3.2.3中期的管理技术023.2.2中期的主攻目标3.2.3.3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小麦孕穗期(挑旗期)对水分很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浇好孕穗水,此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013.2.3.2拔节期追肥浇水: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并适量浇水,水不宜过大,浇透即可,浇水时间应在拔节后15天左右。对于播种过晚、基本苗过大、冬前无分蘖的麦田,可在拔节前期进行浇水追肥,追肥数量占春季计划施肥总量的80%左右;开花至灌浆初期再随水追施剩余的肥料。024.小麦中期病虫害及其防治1小麦红吸浆虫防治方法:在冀东麦区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蛹及幼虫的最佳时期为4月25日左右,即4月20日—4月30日之间,此时95%以上幼虫都已上升到表土层化蛹。防治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最佳时期:冀东麦区为5月10日左右,即5月5日—15日,此时正值小麦抽穗露脸70—80%。蛹期防治亩用5%毒死蜱粉剂0.6-1.2公斤兑细沙土25—30公斤,均匀撒入麦田,撒后浇水。成虫期可选用高氯或毙杀2000亩用30-40毫升,兑水40-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4.2小麦红蜘蛛小麦红蜘蛛一般于每年的4-5月份在地势高燥、种植稀疏的冬小麦上取食危害,造成麦叶变黄、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而死。防治方法: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如用21%毙杀2000,亩用75-10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可起到很好防治效果。4.3小麦金针虫0102近几年来,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减少,大部分麦田金针虫为害普遍呈上升趋势。金针虫以成虫或幼虫在30-120厘米深的土层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土温为8-12℃时,上升到小麦根际进行危害;4月中旬左右危害最重;5月中旬土温升高,幼虫向13-17厘米土层深处移动,土温为21-22℃时停止危害。沟金针虫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主要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