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年级17古诗三首知识点
1.《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而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作者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景色的描写,以及以西施比西湖,形象地表现了西湖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一、《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
2.诗题意思:诗人舟行江中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3.词语解释: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长江。至此:到这儿。
回:改变方向。相对出:互相对峙而立。
日边:太阳落下的地方。一片:一叶
4.翻译: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从日边而来的孤帆。
5.理解诗句:
①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断”“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水的浩大声势。
③碧水东流至此回:“回”突出了山势险峻。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⑤《望天门山》中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澎湃的诗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
借水势衬托山的险峻的诗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诗题: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晴转雨,诗人便饱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3.词语解释:【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方】正。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亦】也。【欲】如果。
【西子】西施。【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相宜】合适。
4.翻译: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都那么地合适。
5.理解诗句
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好”“奇”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不同天气下西湖美景的赞叹
三、《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2.词语解释:【秋月】秋夜皎洁的月光。
【两相和】湖光与月色互相辉映,融为一体。
【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铜镜还没有打磨出光泽。
【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指把洞庭湖中的翠绿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3.翻译: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4.理解诗句
①潭面无风镜未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面比作尚未打磨的铜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面的平静祥和
②白银盘里一青螺: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