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首足矣》(最新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和现实中那些追求名利,只为自己、只顾眼前私利、贪得无厌等种种丑恶行为形成了对比,表达作者希望人们要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并为此而奋斗美好愿望。人生追求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李商隐对比鉴赏下面两首唐诗生命有限两首诗在内涵上有相联之处。作者这两首诗连在一处体味,既贴切,又能给人以警示。这两种人生体验,能让人大彻大悟,再不会去短视谋利,以至贪欲难以满足。然而,人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本应该万分的珍惜;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却只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异以身试法。因此作者由衷地感慨:那些虚度年华,利欲熏心的人应该多读些唐诗,感悟人生,珍惜年华。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第六首春晓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字浩然,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七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白居易(772-846年)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01一岁一枯荣。02野火烧不尽,03春风吹又生。04远芳侵古道,05晴翠接荒城。06又送王孙去,07萋萋满别情。08第八首悯农

李绅李绅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悯农锄禾日当午,谁知盘中餐,作者为什么要把《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三首唐诗放在一起欣赏?这三首唐诗有什么共同点呢?三者都是最普通的事物,落花-----最低等;野草----最卑微;农民---最下层。通过对它们的关爱来说明,人无贵贱,事无大小,显现出对生命的爱!思考与讨论者通过对诗中的落花,小草,劳动者,抓住这些人和事物的共发感情,来表达对那些残害儿童生命的罪行的极度愤慨。第九首早发白帝城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自然之美《朝发白帝城》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01《朝发白帝城》描述了大自然的奇特景象,给人以美的熏陶,把读者引到大自然的奇丽怀抱;02唐诗悠悠星汉,千载一挥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那一首首灿若星辰的唐诗,至今依然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十首足矣刘心武理解十首唐诗蕴涵的人性美。01欣赏课文独特的视角,理解作者倡导人们注重传统文化精华的用心。02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03重点;理解十首唐诗蕴涵的人性美和人文精神难点;欣赏课文独特的审美视角04教学目标作者简介生于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长篇小说有《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从事《红楼梦》研究和建筑评论。《百家讲坛》讲红学。刘心武020103050604阅读本文(15分钟),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通读全文,说出具体是指哪十首唐诗?这十首唐诗是如何产生的?《游子吟》《清明》《静夜思》;《登颧鹊楼》《乐游原》;《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香港一家文化机构通过民意测验,采用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十首唐诗0102学习《游子吟》第一首人性之根本母爱1游子吟2孟郊3慈母手中线,5临行密密缝,6意恐迟迟归。8报得三春晖!7谁言寸草心,4游子身上衣。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洛阳(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两试进士不第,46岁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不能舒展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荐,任职洛阳,晚年多在洛阳度过。宪宗9年,郑余庆再度招他任参军,偕妻往赴,行至半途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存诗500多首

文档评论(0)

yingjiali1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