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学第三讲四气五味.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

(第二讲)

主讲:李英帅

先来复习一下吧

请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2.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开宝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新修本草》

3.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品汇精要》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图经本草》

E.《本草原始》

4.二、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

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D.果实类

E.根及根茎

“你说我猜”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一人背对屏幕,一人面对屏幕。当屏幕上出现词语时,要求面对屏幕的同学根据提示范围描述这个词语。背对屏幕的同学根据描述猜出这个词语。

任何一方没有答出或没有描述正确,其所代表的班级丢掉1分。

其余同学做评委,不可以提示。

《本草经集注》

请从作者、载药数目、学术价值去描述

《证类本草》

请从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去描述

《新修本草》

请从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目、学术价值去描述

《神农本草经》

请从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去描述

《本草纲目》

请从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去描述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学习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

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一、炮制的含义

炮制: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之前的各种加工处理方法。

炮炙:与火有关的制法

修事

修治

不用火加工的

二、炮制的目的

炮制的目的不是单一的

醋淬

便于配方

增强疗效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便于保存、制剂和服用(纯净药材、切制饮片、干燥药材、矫味矫臭)

三、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目的: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方法: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挑、筛、刷、刮、挖、撞等。

②粉碎药材:捣、碾、研、磨、镑、挫等。

③切制药材:切、铡等。

(二)水制

目的: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

常用方法: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等。

水飞:在水中加工很细的药材粉末。

适用药材: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或贝壳类

意义:

便于制剂

除掉水溶性的有害或无效成分

避免粉尘吸入

(三)火制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需要掌握常用的方法有炒、炙、煅、煨。

清炒:炒黄、炒焦、炒炭

辅料炒(烫):沙、土、米、麦麸等固体辅料

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

常用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百部、枇杷叶;

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如酒炙当归、川芎、大黄;

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如醋炙香附、元胡、甘遂、芫花;

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如姜炙竹茹、半夏;

盐炙—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如盐炙黄柏、杜仲。

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

直接煅(明煅)

间接煅(焖煅)

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

(四)水火共制

是指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或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药物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煮、蒸、炖、潬、淬等。

来源于金属煅烧

明煅——冷的液体

便于制剂、增强药效

烹饪:焯、汆

便于干燥储存,去掉非药用部位

(五)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等。

第四章药性理论

一、概述

【学习要求】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

掌握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一)中药的基本作用

治疗作用

不良作用

对人体有益的——功效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功效:副作用

扶正

祛邪

调理脏腑

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毒性反应

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作用

(二)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药物为什么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的基本作用呢?

原因: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就是各种药物的“偏性”在发挥作用。

“以偏纠偏”

(三)药性理论的概念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