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十四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
第八节
重点难点
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一)概述
从单纯的肛门闭锁,到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复杂畸形,ARM涉及一系列复杂程度连续变化的疾病
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
最恰当的治疗方式建立在对个体畸形情况准确完备的评估之上
畸形程度不同,预后因人而异
一、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二)历史
很久以前,死亡率≈100%
少数幸存者:锐器从会阴肛窝捅穿直肠盲端
1783年:首例腹股沟结肠造口术治疗肛门闭锁
1900年:首例腹会阴联合肛门成形术
1980年: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出现
一、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三)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世界范围内:发生率约为1/5000~1/1500
我国统计数字:约为1/4000
男性略多于女性,男性:女性≈1:0.68
男性: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
女性: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前庭瘘
先天性肛门闭锁无瘘:5%
先天性肛门闭锁无瘘:50%合并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合并ARM:95%无瘘
一、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四)病因
多因素多基因可能导致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肛门直肠畸形与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HLA基因有关
HoxA-13和HoxD-13也可能是直肠肛门畸形的致病基因之一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五)分型
1970年Stephens将直肠肛门畸形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三型
PC线:耻骨中点-骶尾关节
I线:通过坐骨棘平行PC线
M线:通过I→PC的中点,平行PC线
直肠盲端
低于PC→高位
PC-I→中位
高于I→低位
倒立侧位X线摄片示意图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五)分型
2005年5月肛门直肠畸形诊疗分型国际会议制订了Krinkenbeck分类法
依据各类直肠肛门病变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特点,将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病变分为三大类
根据瘘管形成的情况划分各类病变,确切反应了各型之间不同的胚胎学病理学发病情况,为临床选择术式,评价预后提供了有力指导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五)分型
男性畸形
直肠会阴瘘
直肠尿道球部瘘
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
直肠尿道膀胱颈瘘
肛门闭锁(无瘘)
女性畸形
直肠会阴瘘
直肠前庭(舟状窝)瘘
泄殖腔畸形(一穴肛)共同管道<3cm
泄殖腔畸形(一穴肛)共同管道>3cm
肛门闭锁(无瘘)
其他复杂少见的畸形
直肠肛门狭窄
直肠阴道瘘
球形结肠
其它畸形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五)分型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分型
(六)伴发畸形
心血管:1/3合并,5%需要处理
消化道食道闭锁:10%,十二指肠梗阻:1%~2%,先天性巨结肠:0.1%
泌尿系统异常: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缺如,隐睾、尿道下裂
女性生殖系统异常:先天性阴道积液、先天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双角子宫、双子宫、阴道纵膈、阴道闭锁、阴道缺如)1/3合并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六)伴发畸形
脊柱、骶骨和椎体畸形
骶尾指数(SacralRatio)
骶尾指数是预测ARM术后控便功能重要的指标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七)临床表现
会阴肛窝处无肛门开口
瘘管存在的临床表现:会阴部、舟状窝胎粪外漏、尿液粪染等
臀部外观:臀肌发育情况
腹部症状和体征
是否存在伴发畸形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临床表现
(七)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倒立位/头低脚高俯卧侧位片
B超(心脏、泌尿生殖系统)
MRI(脑、脊髓、括约肌)
造影(瘘管、生殖道、泌尿系统)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影像学检查
(八)治疗
男、女性会阴瘘:肛门后切成形术,小规模PSARP手术
女性舟状窝瘘:扩张瘘口+回流灌肠→延期PSARP手术
男性尿道瘘、前列腺部瘘、膀胱颈瘘或无瘘:暂时性结肠造口
女性泄殖腔畸形、无瘘:暂时性结肠造口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八)治疗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sagittalanorectoplasty,PSARP)
后矢状入路视野好,瘘管游离及处理直视下进行
沿正中线矢状面分离盆底肌群,最大程度保护肌肉功能
能将拖下的直肠至于肌肉复合体之间,尽量恢复正常解剖状态,利于恢复排便功能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八)治疗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型术(Laparoscopicassistedanoplasty)
适用于高位畸形:直肠前列腺瘘、膀胱颈瘘、膀胱瘘、泄殖腔畸形等
镜下分离瘘管至其口径小于5mm
直肠盲端拖下:肛提肌内戳空扩张或后矢状入路拖下
一、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型术
(八)治疗
并发症
伤口感染
直肠回缩
肛门狭窄
肛门脱垂
便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