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及临床应用
个体发育过程中抗体的产生规律
胚胎晚期:IgM(“先头部队”)
出生3个月:IgG(体内含量最多的;“长程抗体”)
出生4-6个月:IgA(粘膜免疫,“边防部队”)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
初次免疫应答:特定抗原首次刺激机体,须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
原因:必须经过T、B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产生了记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再次免疫应答(回忆应答):初次应答后,再次给予相同抗原刺激,则抗体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原因:因为有特异性的记忆细胞存在,故应答速度加快,应答能力增强
DC、M
B细胞
高
低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同
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1)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2)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3)抗体亲和力低
(4)维持时间短
(5)总抗体水平低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1)潜伏期短(约2~3天)
(2)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3)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4)维持时间长
(5)总抗体水平高
临床意义
证明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
是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非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及以上;
应用于临床诊断:持续感染的后期,抗体效价明显升高,一般认为效价增加四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如伤寒的诊断);再次感染,效价也会比既往感染高;
1、字体安装与设置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8
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
方法一:更改图片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一定要选中图片本身,而不是组合)。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择要替换的图片。(如下图)
注意:
为防止替换图片发生变形,请使用与原图长宽比例相同的图片。
8
赠送精美图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