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学案:比较鉴赏,求同存异.docx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学案:比较鉴赏,求同存异.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案4比较鉴赏,求同存异

比较鉴赏因其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而成为常见题型。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比较鉴赏在取材上有两种方式:一是与课内篇目比较阅读,二是呈现两首有内在关联的课外诗歌。

活动一教考关联分析比较不同

新教材全面铺开,新高考改革大势所趋,试题中有诸多变化。近年高考古诗文试题在回归教材这一点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回归教材,比较阅读依然是二轮复习备考重点。

一、比较词语表达作用

(2024·八省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己亥杂诗》中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

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

2.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其在两诗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思想情感

(2024·广东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绘两岸山花烂漫,紧扣“好”字。

B.姚勖一行人溯罨溪而上,不只为了入山采茶,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

C.“芳新”“幽嫩”代指树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精致。

D.尾联想象太府官员为所贡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进贡之事圆满完成。

4.本诗的“试尝应酒醒”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这两句在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

①首先阅读题干,思考比较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找准比较点。

②然后根据比较点,找到答题区域(如关于手法、情感、画面特点、作用等),思考答案。

③回忆教材诗歌(有时候是文言文或其他文学体裁),分析题干中的比较点在教材文本中的特点、表现。

④两相比较,得出不同,分条作答。选择题中的教考衔接比较和简答题的比较方法基本一致,只不过选择题的比较点一般更具体细致,简答题的比较范围较为宽广。

【教考关联】比较下列诗歌的情感和态度

篇目

内心情感

生命态度

《梦游天姥吟留别》

苦闷、怅惘、傲岸、自信

虽处在人生低谷,却仍表现出铮铮傲骨

《登高》

悲秋苦病、忧国伤时

虽生活漂泊孤苦,理想难以实现,却仍在忧国忧民,有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

《琵琶行并序》

才高被弃、迁谪之痛、天涯之感

虽处江湖之远,存迁谪之恨,却仍不失人生悲悯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

深感功业无成、人生如梦,但又极其洒脱

虽然人生失意,却仍不失豪放、旷达、乐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忧愁、苦闷,渴望建功立业

虽然屡被抛弃,闲置不用,人生苦闷,仍不改建功立业之志

活动二双文本课外诗歌比较鉴赏

一、比较物象作用

(2024·辽宁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欧阳修

樊笼毛羽日低摧,

文档评论(0)

高中语文新课堂名师团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高中语文教学辅导,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试卷命制等业务,团队专注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分析,我们的目标是“成就梦想,博闻实现”,团队名师竭诚为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