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李骏虎《耀我之光》.docxVIP

中考现代文阅读——李骏虎《耀我之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耀我”之光

①我第一次看到太阳雨,约莫是八九岁的时候。那天,隔壁奶奶来我家串门,外面的天空慢慢地上了云,落下一阵急雨。不大会儿雨声小了些,隔壁奶奶就支使我说:“娃啊,你给奶奶出去看看‘耀我’出来没有?这雨下得把人急躁的,一会儿后晌还要到‘姑姑庙’上去看戏。奶奶带你去!”

②在我的家乡,祖祖辈辈都把太阳叫“耀我”,很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以为这是“照耀着我”的简称。我自小爱看戏,听到这话立马放下书。当我掀开门帘子来到屋外,一下子就呆住了:清新灿烂的阳光从遮盖着院子的各种树木的叶隙间投射下来,像一道道金色的箭矢射进泛着七彩水泡的水洼里;在无数金色的光束中,布谷鸟和斑鸠在树冠顶端的茂密叶丛中扑扇着翅膀上的雨珠;麻雀们傻呆呆地瑟缩在树枝上任凭雨线抽打;急雨如珍珠编织的珠帘展开在亮堂堂的院子里,如梦如幻……

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太阳雨,一时如同木雕泥塑。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大叫一声便狂喜地冲进了金色的雨中,大声欢呼着,在院子里的树木和水洼间奔跑,体会着一种莫可名状的疯狂。

④急雨把村庄冲洗得分外干净清爽,来得快去得也快,雨水没来得及使村庄的道路变得泥泞,就一路猛冲,向着村西的小河奔涌而去。黄昏到来之前,早早吃过晚饭的人们夹着板凳,提着马扎子,络绎穿过村西的田野,在黑青色的麦田中说笑着走向古老幽深的河谷。明明人欢马叫、孩子哭闹、大人呵斥很是热闹,在霞光中的旷野上却有着特别的肃穆庄严。

⑤历时近两个月的“姑姑庙”庙会已经接近尾声,却一天比一天热闹,人们摩肩接踵如同嗡嗡闹闹的蜂房。好容易来到那座高大巍峨的门楼下,上面挂着一块匾额,我以为写的是“姑姑庙”,仰头看了一眼,却是“唐光故园”。园中人更多更吵,我个子小,几乎四面都是人墙。然而隔壁奶奶奋起神勇拉着我从人缝里奇迹般地来到了戏台下,就势把我往上一托,我就攀上了戏台边沿,她则在前几排挤出一个空档放下马扎子坐好。

⑥几分钟后,一阵高亢激越的电铃声响过,戏台下的人山人海顿时鸦雀无声,连那些卖冰棍和瓜子的小贩也不敢出声了。大幕在或急或缓的唢呐二胡旋律中缓缓拉开,只见被花布套着的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出现在戏台中央。角儿还没有出来,台下观众就抢着报出戏名了。

⑦在我们晋南乡村,人们最爱看的是蒲剧和“眉户儿”。庙会上剧目不是很多,最受欢迎的是《杀狗劝妻》《杨排风》《穆桂英招亲》,轮番上演,人们还是百看不厌。也会有角儿来,引起老百姓的阵阵欢呼,比如蒲剧名家任跟心的保留曲目《挂画》老百姓最爱看。任老师那时候还很年轻,一身丫鬟装扮,轻盈地跳上细细的圈椅背,穿着镶有小毛球的绣花鞋的双脚跳来跳去,动作俏皮,优美流畅。台下的人们为她捏一把汗,心里惊叹着却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她摔下来,然而艺高人胆大,她总是能有惊无险地完成表演。

⑧我最爱看的是武生戏,之前看的是热闹,可就在看见太阳雨的那天晚上,我趴在戏台边沿上,看着那个武生甩掉头上的缨盔,双腿跪地,一边甩着马尾长发,一边悲怆地唱着心中的懊悔,我忽然间看到他的脸在灯光下闪着光,仔细一看是满脸的泪水。我心想唱个戏他怎么真的就哭了?一摸自己的脸,竟然也是满脸的泪水。就在那一天,我在太阳雨和戏台上武生的泪水中完成了审美的觉醒,感悟到了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⑨庙会上演的戏当然首先是娱神的,所以戏台的台口冲着大殿,很多年里我一直以为戏台对面的大殿上挂的匾额是“姑姑殿”,直到参加工作后作为县报的记者去庙会上采访,才赫然发现大殿匾额上写的是“娥皇女英殿”。

⑩翻阅史料,才明白这看似乡野民俗的庙会居然是上古历史文明的传承。我的家乡相传是尧帝故里,这里的人们自古就把尧王称作“爷爷”,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称为“姑姑”。相传尧帝老年访贤时在历山遇到舜,为了考验他“以观其内”,就把一双女儿嫁给他。每年农历三月三,我家乡的人们都会抬轿穿越20多个村庄去往汾河西边的历山,把两位“姑姑”接回来,住到四月二十八,历山那边的人们又会抬轿来到唐尧故园,把他们的“娘娘”接回去,这期间人们就会在唐尧故园举行近两个月的“姑姑庙”庙会。

?这个“接姑姑迎娘娘”民俗活动,历经千百年而从未中断,以活标本的形式佐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每年都会有十万左右民众参与,沿途村庄的群众焚香遮道、高接远送。2008年,洪洞走亲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乡间学者告诉我,“耀我”,其实就是家乡土语“尧王”的发音。人们把尧王的功德视为太阳,正如《史记·五帝本纪》所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取材于李骏虎的同名文章)

18.本文作者回忆自己儿时的经历,抒发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_____________,为大自然的美而感到震撼、惊喜;看武生演戏时流下泪水,被演员真实的表演而____________。这两件事,让作者完成了“审美的觉醒”,感悟到艺术与生活可以相通,并共同具有___________之美。

1

文档评论(0)

zfcq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