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30*1’+多项选择题10*2’+简答题4*5’+案例分析题3*10’
知识产权2023105’
定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发明的成果和经营管理里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范围:
广义: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等各种专利。
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我国主张的范围)
性质:
权利本体的私权性;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知识产权的特性:2023045’
(1)专有性。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同所有权同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法律表现为:2023045’
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知识产权的排他性重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抄袭。
(2)地区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区的限制。
(3)时间性。2023045’/2023045“
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共同使用。这一特点是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重要区别之一。
众所周知,所有权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其客体物没有灭失,权利即受到法律保护。依消灭时效或取得时效所产生的后果也只涉及财产权利主体的变更,而财产自身作为权利客体并不会发生变化。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运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史:
世界第一部专利法:1624年英国《垄断法规》
世界第一部著作权法:172023英国《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期期内之专利法》(即《安娜法令》
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商标法:1857年法国《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作标记和商标法的法律》
著作权: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字、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192023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采用了著作权的说法。标记为?(copyright)特性: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
著作权运用上的特殊性。所有权对有形物体进行物质上的运用;作品则具有表演、广播、发行等特殊运用方式。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只能处分一次,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处分多次。
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著作权有一定的保护期
著作权具有人身性。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
项目
著作权
专利权
保护对象
保护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
保护发明人的思想内容
保护条件
规定作品具有独创性
规定发明发明具有首创性
权利产生程序
在大多数国家依发明完毕而自动产生
采用国家行政授权方式
合用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工业生产领域
著作权与商标权:
项目
著作权
商标权
权利属性
包含人身权与财产权
仅为财产权
保护条件
规定作品具有独创性与可复制性
规定标记具有显著性与可辨认性
权利取得方式
作品只要是各自独立完毕,无论它们之间是否相同、类似
凡与已注册的同类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标记,依照各国的商标权往往不能取得
联系
在一定情况下存在交叉:商标设计图案可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步形成。
新的著作权权限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制度陆续出现。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两大法系著作权立法的差异逐渐缩小。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演进:
192023中美签订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涉及著作权的条约,近代著作权法律制度引入我国的开端。
192023清政府《大清著作权律》: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著作权主体: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原始主体:作品完毕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协议的约定对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为作者、职务作品中的雇主、委托作品中的出资人。例外:《著作权法》第16条的两种职务作品的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都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所有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
内国著作权主体与外国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2023075’
公民: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要件:是直接参与创作的自然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7课时).pptx
- 皮肤管理前期筹备方案.docx
- 2025年中国绞股蓝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1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诗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综合(含答案,共55题).docx VIP
- 中国吞噬世界-中国的,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pdf
- 【备战2020年中考真题专题系列】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一)记叙文阅读.docx VIP
- 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 VIP
- 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doc VIP
- FANUC_Series_0i-MD数控铣床面板操作与对刀.docx VIP
- 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