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201_T 1093-2022 水培树式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DB3201_T 1093-2022 水培树式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23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1093—2022

代替DB?3201/T?223-2013

水培树式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hydroponic?tree?type?sweetpotato

2022?-?03?-?15?发布 2022?-?03?-?18?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1/T?109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201/T?223-2013,与DB?3201/T?223-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适宜品种(见4?);

——更改了营养液配制内容(见5.2、5.3,2013版的6.1.3.1、6.1.3.2、6.2.2.1、6.2.2.2);

——增加了网蝽防治,更新病虫害防治农药(见附录B?);

——增加了生长势调控内容(见6.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荷娟、王庆南、程润东、曾燕楠、王勇、纪洪亭、赵韩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22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201/T?1093—2022

水培树式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适宜水培树式甘薯栽培的品种、营养液的配制、栽培管理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培树式甘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树式甘薯 tree?form

适宜甘薯品种通过水培,进行根的功能分工,生长过程加以外观整枝,长成具有树干、树冠结构的

树型植株体。

4 适宜品种

品种宜选择苏薯8号、苏薯37号、黄金叶、印尼紫秧和徐薯22。

5 营养液

5.1 营养液配方

自来水营养液配方见附录A。

5.2 pH?值

营养液保持弱酸环境,pH值控制在6.2~6.8。

5.3 EC?值

幼苗期EC值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1.6?mS/cm~2.0?mS/cm;地上部旺盛生长期,EC值在2.2?mS/cm~

2.4?mS/cm;诱导结薯期,EC值在2.0?mS/cm~2.2?mS/cm。

5.4 营养液配制

1

DB3201/T?1093—2022

5.4.1 生长前期

B??C以自来水为标准用水。配液前将各种肥料分为A、B、C三类,分别配成

B??C

往配液池加入营养液总体积2/3的清水,然后依次加入A、?、?母液,前一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下一种,

最终加水至营养液总体积,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5.4.2 生长中后期

以自来水为标准用水。植株快速生长,营养液需要量很大,采用即配即用的方法。将各种肥料分为

A、B、C三类,充分溶解,依次加入到营养液总体积2/3的清水中,前一种搅拌均匀后再加下一种,最终

加水至营养液总体积,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6 栽培技术体系

6.1 早期生根育苗

6.1.1 选苗

剪取苗床苗或大田植株,选用叶色健康、茎杆笔直、无病虫害、无畸形叶、单株叶片数在5片以上

的健壮薯苗。

6.1.2 小苗定植

6.1.2.1 定植密度

株距30?cm,行距30?cm。

6.1.2.2 定植方式

使用塑料箱进行营养液早期生根育苗。选用2?cm~4?cm泡沫板盖于塑料箱上,去除薯苗基部2片~3

片叶,海绵包裹填充固定于泡沫板上直径1?cm孔中,茎叶置于泡沫板上方,泡沫板下留2个~3个无叶片

的节间浸于营养液中,甘薯植株茎杆穿过泡沫板,泡沫板与营养液之间保留2?cm~3?cm的间隙。使用增

氧泵增氧,软管一头接砂头通入营养液,根系圈氧气分布均匀。

6.1.3 温度

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在15?℃~27?℃。小苗定植一般在冬季,可利用控温加热棒提高营养液温度。

6.1.4 营养液补充

根据生长消耗量,添加营养液,通过加水调节EC值,磷酸调节pH值,保持液面高度,保证在要求范

围内。

6.2 单株培育

6.2.1 定植

6.2.1.1 容器选择

选用总容积在100?L以上的金属箱、塑料箱或水泥池作营养液容器,圆柱体、立方体均可。

6.2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