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池口风雨留三日》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池口风雨留三日》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池口风雨留三日》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④莫:即“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集市中人家以蔬菜简单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小城生活的喜爱。

B.颔联触景生情,先写远景,浩荡江水迤逦山岭,看去像一双属玉鸟;再写近观的白鹭,“身闲心苦”则是诗人借鹭自喻。

C.颈联从邻舍行为写至自身想法,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成语之义,含蓄表达了想求仕进、有所成就的态度。

D.本诗写景淡雅风致,用语清新奇峭,抒情含蓄委婉,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2)有评家认为此诗尾联“以达道之言作结,表现出了不凡心境”,请结合诗句对尾联思想情感作简要分析。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C.“表达了想求仕进、有所成就的态度”有误。“我适临渊不羡鱼”意思是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诗人反用成语之意,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

(2)前一句写世事瞬息万变,人生也多无常,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生命虚无的伤感;后一句写宁愿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表达了归隐之意;但因为能将生命寄托在读书做学问的时光中而显平静洒脱,达观不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尾联)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理解题干中评论者“以达道之言作结,表现出了不凡心境”的意思,即以通达事理和生活的观点总结,来表现超凡脱俗、豁达乐观的心境。

然后解读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的意思: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俯仰之间已陈迹”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本意是感叹人生短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须弥之间,便已陈迹,宇宙万物也不过如是。还是向往对着暮窗,自由自在地读书的生活。可见达观心态,符合“以达道之言作结,表现出了不凡心境”这一评论。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