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挤压模具结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挤压模具结构欢迎参加挤压模具结构课程。本课程将深入探讨挤压模具的设计、构造和应用,助您掌握这一关键制造技术。

课程大纲1基础知识挤压模具概述、主要结构和零件2核心组件导料管、模芯、模肩、挡料环和出模机构3辅助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夹持系统4工艺与维护材料选择、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调试和维护

挤压模具概述定义挤压模具是用于塑料或金属挤压成型的工具。作用将原料挤压成特定形状的产品。应用广泛用于管材、型材和各种复杂截面制品的生产。优势高效率、精确控制、可实现连续生产。

挤压模具的主要结构1模芯形成产品内腔2模肩控制材料流动3导料管引导材料流动4挡料环防止材料回流5出模机构取出成型产品

挤压模具的主要零件机械零件螺栓、螺母、垫片等用于固定和连接。热控零件加热棒、热电偶用于温度控制。流道零件分流板、布料盘用于材料分配。调节零件调节螺钉、垫片用于精确调整。

导料管结构功能导料管是挤压模具的关键部件,负责引导材料流动。特点通常采用锥形设计,确保材料均匀流动,减少死角。材质常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导料管结构详解入口段与料筒连接,确保材料顺利进入。过渡段逐渐改变截面,控制流速和压力。分流段均匀分配材料,防止局部堆积。出口段与模芯和模肩连接,形成最终产品形状。

模芯的结构形状设计根据产品内腔形状定制,通常为圆柱形或复杂轮廓。表面处理经过高度抛光或镀铬处理,减少摩擦,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冷却系统内部设有冷却通道,确保温度均匀,提高成型效率。安装方式通过精密定位和固定机构,确保与其他部件精确配合。

模肩的结构1入口区与导料管衔接,平滑过渡。2成型区决定产品外形,精密加工。3校正区微调产品尺寸,确保精度。4出口区与出模机构连接,便于产品脱模。

挡料环的结构密封功能防止材料回流,确保压力稳定。可调节性通过调整挡料环位置,控制产品壁厚。易更换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维护和更换。材质选择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延长使用寿命。

出模机构的结构推出系统采用液压或机械方式,精确控制推出力和速度。导向装置确保产品平稳脱模,防止变形或损坏。冷却系统在脱模过程中进行冷却,稳定产品尺寸。

出模机构详解脱模准备模具开启,产品与模具分离。初步推出推出机构缓慢移动,产品开始脱离模腔。完全脱模产品完全离开模具,进入收集区。机构复位推出机构返回原位,准备下一循环。

模具加热系统1加热元件布置strategically配置加热棒,确保温度均匀。2温度控制使用PID控制器,精确调节各区温度。3热电偶安装在关键位置安装热电偶,实时监测温度。4保温措施采用保温材料包裹,减少热量损失。

模具冷却系统水道设计优化冷却水道布局,确保均匀冷却。温控单元使用先进温度控制单元,精确调节冷却液温度。效果模拟通过CAE分析,优化冷却效果。

模具夹持系统1液压夹紧快速、稳定2机械锁紧可靠、经济3磁力夹持快速更换4真空吸附特殊应用5定位销精确对准

模具夹持系统详解液压夹紧通过高压油缸提供强大夹持力,适用于大型模具。机械锁紧使用螺栓和楔块等机械结构,确保稳定性。磁力夹持利用电磁力快速固定模具,便于频繁更换。

模具的材料选择热作模具钢如H13,适用于高温环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韧性。高速钢如M2,硬度高,耐磨性好,适用于高产量生产。不锈钢如17-4PH,耐腐蚀性强,适用于化学性质活泼的材料。特种合金如镍基合金,用于极端工作条件,如高温高压环境。

模具的加工工艺1粗加工使用铣床、车床进行初步成型。2精加工采用CNC设备,提高精度和表面质量。3特种加工如线切割、电火花加工,实现复杂形状。4表面处理进行抛光、镀铬等处理,提高耐磨性。

模具的热处理工艺预热缓慢升温,减少热应力。淬火快速冷却,提高硬度。回火去除内应力,调整性能。深冷处理提高尺寸稳定性。

模具的表面处理机械抛光提高表面光洁度,减少摩擦。PVD涂层增强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电镀改善表面硬度和润滑性。激光处理局部强化,提高耐磨性。

模具的装配与调试1清洁准备彻底清洁所有零件,确保无污染。2精确组装按照装配图纸,精确定位每个零件。3初步检查检查各部件配合情况,确保无干涉。4试运行进行空载运行,检查各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模具的保养与维护日常检查每日检查模具表面,及时清理残留物。定期维护按计划进行深度清洁和零件检查。预防性维护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易损件,预防故障。

常见模具故障与解决表面磨损原因:长期摩擦。解决:重新抛光或更换表面涂层。变形原因:过热或过载。解决:调整工艺参数,必要时重新热处理。裂纹原因:疲劳或冲击。解决:焊接修复或更换受损零件。堵塞原因:材料残留。解决:彻底清洁,考虑改进排气系统。

模具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流道设计优化流道形状,避免死角和压力波动。冷却系统合理布置冷却通道,确保均匀冷却。强度考虑进行有限元分析,确保模具在高压下不

文档评论(0)

176****14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