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pptx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pptx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

面临的挑战;课时;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考点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2024·湖北,5,3分,难度★★)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D)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2.(2023·全国乙,27,4分,难度★★★)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B)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3.(2022·山东,4,3分,难度★★★★)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4.(2021·天津,4,3分,难度★★★)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B)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5.(2020·全国Ⅲ,27,4分,难度★★★)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6.(2020.7·浙江,7,2分,难度★★★)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C)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7.(2020.1·浙江,6,2分,难度★★★)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D)

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2019·北京,15,4分,难度★★★)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D)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9.(2017·全国Ⅱ,27,4分,难度★★★★)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10.(2015·海南,7,2分,难度★★★)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B)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11.(2024·辽宁,17,13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

文档评论(0)

各类教育资料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教二十余年积累的各类备课、授课、论文素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