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加氯间的计算
一.设计条件
设计规模 Q= 10 万m3/d= 4166.67 m3/h
二期规模 Q= 8 万m3/d
日变化系数 1.05
时变化系数 1.25
自用水量按 8% 考虑
加药加氯系统按远期 18 万m3/d规模考虑,设备按一期10万m3/d装机。
加药加氯设计流量= 19.44 万m3/d= 8100 m3/h
一期设计流量= 10.8 万m3/d= 4500 m3/h
二.设计参数
采用液氯真空投加
最大投加量:前加氯 2 mg/l(一般水源的前加氯为1.0-2.0mg/l)
后加氯 1 mg/l(一般水源的后加氯为0.5-1.0mg/l)
设液氯中和及自动投加系统
三.设计计算
1.加氯量计算:
远期:Q=0.001aQ1= 24.3 kg/h
前加氯量= 16.2 kg/h
后加氯量= 8.1 kg/h
a:最大投加量(毫克/升)
Q:需消毒的水量(米3/小时)
一期前加氯量= 9 kg/h
一期后加氯量= 4.5 kg/h
一期总氯量= 13.5 kg/h
二期前加氯量= 7.2 kg/h
二期后加氯量= 3.6 kg/h
二期总氯量= 10.8 kg/h
四.加氯间设备选择
一期选用三台柜式加氯机,加氯量10kg/l(一台手动,两台自动)
二期时加三台10kg/h(一台手动,两台自动),加氯机的标准尺寸为699×406×1734
加氯机距墙 1.1 m,两组加氯机的间距为 0.9 m
所以加氯间的长为 6.6 m
加氯间的宽定为 4.8 m
选用两台液压传感称。
近期每次3个工作氯瓶,远期4个工作氯瓶,分2组,一用一备,自动压力切换(吨级氯瓶最大蒸发量7.5kg/h)。
五.加氯间工作氯瓶个数确定
采用YL 1000 kg焊接液氯钢瓶,外形尺寸为800×2020,单重为448公斤。
每天投加量q=24.3×24= 583.2 kg/d
一个氯瓶使用天数n=1000/583.2= 1.714677641 天
一期: 每天投加量q=13.5×24= 324 kg/d
一个氯瓶使用天数n=1000/540= 3.086419753 天
前加氯采用手动控制,后加氯采用复合环式控制。
六.氯库储量
按 17 天储备量进行计算(规范规定15-30天)
储备量w=24.3×24×17= 9914.4 kg
氯瓶个数n=9914.4/1000= 9.9144 个按10个计。
一期: 17天储备量w=13.5×24×17= 5508 kg
氯瓶个数n=5508/1000= 5.508 个按6个计。
两个氯瓶的间距为 1.2 m,氯瓶分两排布置,两排氯瓶间距取
1.6 m,氯瓶距墙的距离取 1.6 m,
所以氯库的宽度为 8.84 m,取 9 m
氯瓶距墙的距离为 1.6 m,距门一侧的距离为 2.4 m
工作氯瓶与备用氯瓶间距为 1 m
氯库的长度为 13.4 m,取 14.4 m。
氯库的平面尺寸为14.4×9m2
七.通风及起重设备
按要求:加氯间及氯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每小时换气12次的通风设备
采用三台玻璃钢防腐轴流风机
起重设备
氯瓶重1吨
选用一台DX-2-6-20型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起重量Y=2吨,大车电动机型号ZDY12-4,
功率N=2×0.4KW
起重机型号起重量2.0t,跨度6.0m,工字钢20a
配套电动葫芦型号CD12.0-6D型一台,起升高度6米,
主起升电动机1.5KW,运行电动机0.2KW,
氯库高度计算:
参考手册3
氯库高度H=a1+c1+d+e+f+g 4.784 m
其中:a1-行车轨道的高度(米) 0.25 m
c1—行车轨道至起重钩中心的距离(米) 64+370+840= 1.274 m
d—起重绳的垂直长度 0.96 m
e—最高设备或物品高度(米) 0.8 m
f—吊起物底部和最高物顶部的距离(米) 0.5 m
g—最高物品顶至室内地平高度(米) 1 m
氯库的层高定为4.5米。
86.23
53
7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