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
目录医用影像学总论01部分诊断机原理02放射性检验检测03结语04
第一篇医用影像学总论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X线即用于了对人体疾病的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radiology),放射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基础,至今仍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是以CT为代表的一系列计算机辅助成象装置的发明,包括MRI、USG、DSA、ECT、PET等,形成包括放射诊断的影像诊断学。
世纪之交影像学从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功能、代谢成像并用综合诊断
70年代迅速发展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使影像诊断学发展成为,继内、外之后第三大诊疗手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影像学的进展在临床医学上产生重大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发展最快运用高科技手段最多依赖型学科,促进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影像学迅猛发展12
普通X线成像CR/DRDSACT乳腺机SPECT牙片机PETCT加速器第二篇部分诊断机原理
第一节普通X线成像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X线的产生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X线的特性X线属电磁波。成像波长0.031~0.008nm,是不可见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穿透性X线具有强穿透力,其穿透力和电压与物体密度有关。是X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X线激发荧光物质,转变成可见的荧光,称荧光效应。·感光效应X线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而产生潜影,经化学处理,将银离子转化成金属银。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射入人体,可引起生物学改变,即生物效应。
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成像设备X线管支架变压器检查床操作台影像电视系统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应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影像的密度是指图像上的黑白影X线图像是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构成X线图像有一定的放大、失真及产生半影010302四、X线图像特点
五、X线检查技术自然对比:由组织结构密度的差别,所产生X线影像的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和器官,给予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3、造影检查03对比剂造影方式检查前的准备及副反应的处理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2、特殊检查02体层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1、普通检查01透视:①转动体位②动态观察③方便价廉①对比度及清晰度差②对密度大部位厚的观察有限X线摄影:①对比度及清晰度好②对密度大部位厚均可显示③有记录①需摄正侧位
使用造影剂要注意:对比剂的禁忌证;做好解释,争取合作;对比剂的过敏试验;对对比剂的过敏反应的认识;有枪救对比剂的过敏反应的准备和能力;根据各种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优缺点结合临床的需要,选择首选方法;选择安全、准确、简便而经济的方法;先普通再特殊。
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从伦琴1895年12月22日第一张X线片以来,X线用于诊断有一个世纪。在医学影像学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X线所具有的成像清晰、经济、简便仍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在许多方面是首选,是不能取代的。
七、X线检查中的防护logo放射防护:使用低辐射的设备;采用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注意照射的范围和条件,避免重复检查;遵照国家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患者低能射线的滤除:滤过限束器的使用:防止其它部位受辐射铅防护用具的使用:保护腺体(晶状体、甲状腺、性腺)医生依靠距离的防护隔室操作铅防护用具的使用:保护腺体(晶状体、甲状腺、性腺)
第二节数字化成像(CR/DR)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radiography,CR)以成像板(imagingplate,IP)代替X线胶片为介质,经X线曝光、信息读出及处理,形成的数字图像
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优点:最后获取的是数字化图像,可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易于储存、检索和传输;只要曝光条件不离谱,都能获得满意的图像,从而有效减少重照;可与原有的X光机匹配工作,节省资金,少花钱即能实现图像数字化;X线照射量动态范围大,可显示细微组织差异;PSL物质敏感度高,所需曝光剂量低,能有效减少患者受照射量。IP可重复使用几万次。不足:时间分辨力较差,难以显示动态图像;成像过程繁琐,未改变工作流程,工作效率相对传统X线摄影并没有提高,与DR更是没法比;空间分辨率不如常规的X线照片和DR;图像质量仍不够满意,是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