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臭氧是利用高压电力或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后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的一种过程。1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刺激性腥臭气味,浓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2目前,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臭氧灭菌为溶菌级方法,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五)液体化学消毒戊二醛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醋酸氯己定季铵盐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理想的消毒剂快速的杀菌效果较好的稳定性对物体的损坏作用小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合理的价格方便运输快速的溶解作用有一定去除洗涤作用有警示颜色刺激性味道小不易燃易爆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经典的灭菌浓度为2%。常用浸泡法,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对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擦干;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应注意防护。过氧乙酸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皮肤、及环境等的消毒灭菌。常用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05%~1%溶液用于浸泡污染物品,灭菌需达30分钟;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需30~60分钟;0.2%用于皮肤消毒,作用1~2分钟;0.02%溶液用于黏膜冲洗消毒。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稳定性差,高温会引起爆炸,要定期检测其浓度,原液低于12%,禁止使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故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现用现配,避免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易氧化分解而降低杀菌力,浓度过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二氧化氯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的消毒。常用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含氯消毒剂属高、中效消毒剂,在水溶液中释放有效氯,破坏细菌酶的活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的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及干粉消毒法。含氯消毒剂使用方法:待消毒物品,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被乙肝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如有喷洒法,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加倍。干粉加入排泄物中按有效氯10000mg/L搅拌,放置2~6h;干粉加入医院污水中,按有效氯50mg/L搅拌,2h后排放。含氯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配置的溶液性质不稳定,应先配现用。有腐蚀剂漂白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消毒时如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应延长作用时间或提高消毒液浓度。消毒后物品应及时用清水冲净。乙醇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碘伏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皮肤、粘膜等消毒。碘伏的使用范围及方法:0.5%~2.0%有效碘溶液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涂擦2次,作用3分钟。0.05%有效碘溶液用于黏膜、创面消毒,作用3~5分钟。0.05%~0.1%有效碘溶液用于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由于各种消毒方法的实施受着很多因素影响,消毒效果难以保证,因此,不断地对医院消毒物品进行质量控制,是防止由于物品消毒不当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控制202X主要采用监测、测定的方法,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微生物学方法。(1)控制物理测试法:通过各种仪表来测试消毒时的温度、压力、强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化学测试法: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在热、光、辐射等作用下发生形态、颜色的改变,而判断其消毒效果。(1)控制微生物学测试法:根据消毒方法选择相应的菌株制成试验菌片,使用时与被消毒物品同时进行处理,然后将试验菌片培养观察细菌是否被杀死。能准确反映消毒的效果。病区的消毒空气消毒地面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