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提升质量评估3.doc

2018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提升质量评估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质量评估(三)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51年6月5日,四川省合川县南津乡农民集体焚烧地主的土地契约书,其直接原因是()

A.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B.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

C.土地改革运动的兴起 D.包产到户的迅速推广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国共对峙时期,B项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C

2.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解析:由图文材料中“1953年4月”,“归社”等信息,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B项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直接相关;C、D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限制条件。

答案:A

3.(2015·高考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4.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纠正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③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④提出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工业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史实。

答案:C

5.下图为《唐僧东方取经》漫画,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唐僧东方取经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片面发展农业生产 D.脱离了生产力水平

解析:从图片“东方红三社水稻亩产四万三”可以判断漫画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大跃进”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反映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A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不是科技的作用,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不是片面发展农业生产,C项错误。

答案:D

6.(2015·高考广东卷)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解析: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D项正确。

答案:D

7.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解析:材料反映了1961—1965年城市化规模缩小,这与当时国家的经济政策相关。在此之前,国家兴起了大跃进运动,大办工业,导致了国家经济困难。因此,随后我国制定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本题选A项。B、D两项错误,此时开始纠正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C项错误,它出现于1956年。

答案:A

8.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两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