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面部皮肤护理程序;内容简介:;一、面部皮肤护理的目的;一、面部皮肤护理的目的;二、面部皮肤护理程序;面部皮肤护理程序;〔一〕铺巾;〔一〕铺巾-包头;〔一〕铺巾-包头;〔一〕铺巾-搭肩;〔二〕卸妆;〔二〕卸妆;〔二〕卸妆;〔二〕卸妆;〔三〕洁面;〔三〕洁面;根本原那么;〔三〕洁面;〔三〕洁面;〔三〕洁面;〔三〕洁面;〔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四〕按摩;〔五〕敷面膜;〔六〕卸面膜;〔七〕拍收缩水;〔八〕涂护肤霜;二、面部皮肤护理常用穴位;1.印堂:
【定位】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仰靠或仰卧位取穴。;1.印堂:
【成效】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美容应用】
①面部保健按摩;
②神经衰弱、失眠;
③头痛,头晕;
④皮脂溢出、痤疮;
⑤局部皱纹。;2.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法】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2.太阳:
【成效】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美容应用】
①面部保健美容按摩;
②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③眼睑下垂、鱼尾纹。;3.攒竹: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取穴。
;3.攒竹:
【成效】
清热明目,祛风通络
【美容应用】
①视力及眼周皮肤的美容保健按摩
②视物不清
③面瘫、面肌痉挛
④头痛;4.鱼腰:
【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取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4.鱼腰:
【成效】
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美容应用】
①眼部保健美容按摩;
②脱眉、额纹、鱼尾纹;
③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④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5.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5.丝竹空
【成效】
祛风明目,除皱美颜。
??美容应用】
①眼部保健美容按摩;
②面瘫、面肌痉挛;
③鱼尾纹、眉毛脱落、眼睑跳动。;6.瞳子髎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取法】正坐仰靠,令患者闭目,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6.瞳子髎
【成效】
疏风散热,明目除皱。
【美容应用】
①眼部保健美容按摩;
②眼角皱纹、目赤肿痛、近视、斜视;
③面瘫、面肌痉挛;
④头痛。;7.承泣: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取法】正坐位,两目正视,瞳孔之下0.7寸,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
;7.承泣:
【成效】清热明目,
疏风通络。
【美容应用】
①眼睛护理
②眼睑闰动
③黑眼圈
④眼袋;8.睛明: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内眦的外上方陷中取穴。;8.睛明:
【成效】
泄热明目,祛风通络
【美容应用】
①视力及眼周皮肤的美容保健按摩
②久视疲劳
③面瘫、口眼斜、眼轮匝肌痉挛;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取法】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9.迎香:
【成效】散风清热,
通利鼻窍。
【美容应用】
①面部保健美容按摩;
②面瘫,面肌痉挛;
③痤疮,皮脂溢出症,酒糟鼻,口周皮炎。;10.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取法】正坐或仰卧,眼向前平视,于瞳孔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之交点处取穴。;10.地仓:
【成效】祛风通络
【美容应用】
①口干口臭口疮
②眼睑闰动
③口周痤疮
④升提面部肌肤
⑤皮肤护理;11.承浆:
【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取法】正坐仰靠,于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穴。;11.承浆:
【成效】
生津舒液,祛风活络。
【美容应用】
①面部美容保健按摩;
②口舌生疮、口干口臭;
③面瘫、口眼斜、面肿。;12.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12.颊车:
【成效】疏风清热,
开关通络。
【美容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