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课.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话的艺术急事,慢慢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说自己的事,听别人说尊长的事,多听少说夫妻的事,商量着说孩子的事,开导着说思考和讨论我们所遇到的寝室风波与应对方法寝室你我他案例一:小黄晚上早晨都喜欢打开窗换换新鲜空气,而其他室友却觉得小黄存心让他们生病,一起指责他;而小黄却认为,室友们不注意时间的掌握,很晚才归宿,严重影响自己的休息和生活习惯。案例二:有的同学习惯早睡早起,有的则相反。晚睡的学生不愿关灯,或是煲“电话粥”不注意控制音量,或是用电脑时还用音箱,或是键盘声很大,惹得早睡的学生甚是恼怒。第二天,早起的同学有意无意的提高洗漱声音,吵醒还在睡梦中的室友。风波一:生活习惯难相容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01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02积极参与集体生活03精力充沛04思维敏捷05情绪平稳06心胸宽广,懂得舍取07行为上“知行”合一08具有有效行为能力09人际关系良好10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控制自己的生活、情绪大学生心理健康十项标准目录0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0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03如何克服交往中的心理障碍04优化人际交往的艺术05获得信息认识自我协同合作身心保健01人际交往的重要性02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戴尔·卡耐基01讨论互动环节(一):02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人喜欢?人际吸引规则才能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喜欢有能力、聪明的人:可获得更多东西,更安全才能与喜欢的关系:在一定程度内成正比关系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美丽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亚里士多德刻板印象:漂亮的就是好的辐射效应:有吸引力的人被认为拥有与外貌毫不相干的优秀品质,如健康、智力等在人际交往中,把外貌作为判断他人的依据,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个性品质--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定和持久个人品质受到喜欢的程度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如何克服?讨论互动环节(二):紧张、胆怯、害怕。表情羞涩,脸色绯红、神情不自然,行为拘谨、动作忸怩、被动交流、说话声音颤抖、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严重者不敢见人,拒绝与任何人交往,自我孤立,抑郁消沉。(异性恐惧、聚餐恐惧、会议发言恐惧)放下包袱,树立自信;循序渐进,主动交往。表现:调节:原因:缺乏自信;患得患失;理想自我过高追求完美印象;自我意识敏感;人际交往挫折。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表现: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感到惭愧、畏缩甚至灰心,缺乏独立主见。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原因:深层的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评价过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调节: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修正理想自我;接纳自己的缺点;积极自我暗示;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扩大自我的“开放区域”;进行实践锻炼。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调节:03加强修养,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自我充实,转移注意;培养真实的自信心。原因:02自我中心,惟我独尊;争强好胜;虚荣,不自信。表现:01对他人的长处、成就、荣誉、名望十分不满,抱有不友好、憎恨情绪,冷嘲热讽,恶意诽谤。对别人的不幸幸灾乐祸。严重者仇视他人,厌恶他人,产生敌对情绪,甚至有报复和攻击行为。02原因:心理防御过度、不信任他人;不自信;自我投射;挫折经历。03调节:培养理智,以事实唯真避免感情用事。善于沟通,澄清真相;纠正认知偏差;培养自信,放平心态,不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表现:对他人的言行过分警觉,敏感、多疑,总以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议论自己。把无中生有的事强加于人,甚至有时把别人的好心曲解为恶意。严重者发展为癔病或被害妄想。做事谨小慎微,生怕引起别人的不满。经常感到伤感、焦虑。01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文档评论(0)

189****6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