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穿刺时无菌屏障最大化定位胸骨上窝已确定中线扪清颈内动脉搏动及环状软骨水平(在摆放体位时可以通过观察颈部搏动中心点以大体估计颈内静脉位置,但如果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PDA则不可信)在指尖处进针,指尖扪清动脉位置并轻向内向下压迫动脉进针深度1.5~2cm缓慢回撤,见血送入导丝小儿插管与动静脉穿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王洪武01具有丰富小儿临床经验的麻醉医生02充分的麻醉诱导前准备03明确的术前诊断04对疾病的充分理解以及病理生理变化05对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成功的前提01麻醉机、监护仪、除颤器02吸引器(非常重要)03合适的面罩、呼吸囊、气管插管、插管钳、吸痰管04麻醉诱导药物、防气道痉挛药物(喘康速)05计划合适的插管径路(经鼻或经口)充分的麻醉诱导前准备小儿呼吸道特点新生儿和婴儿颈部较短,舌在口腔内占据较大位置,麻醉时易妨碍用喉镜对咽部的观察,且易堵塞咽部。安静时新生儿的舌在腭部阻塞经口气道,使新生儿只能用鼻呼吸。婴儿鼻腔通道狭窄,分泌物增多或水肿时易阻塞,造成呼吸障碍。在鼻堵时,仅8%早产儿会用口呼吸,在成熟儿约40%会用口呼吸,约在婴儿3~5月时,喉部增大、下移,呼吸比较协调,可经口呼吸。(经鼻插管时,首先要清理鼻腔)小儿的喉相对较成人长,喉腔较窄,初呈漏斗状,以后则呈圆柱形,软骨柔软细弱。假声带及粘膜薄弱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因此,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喉头狭窄。新生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相当于颈椎3~4的水平(成人相当于颈椎5~6水平),并向前倾斜。气管插管时需将喉头向后压以利于暴露声门。婴儿喉头最狭窄部在环状软骨环,与成人最狭窄部在声门不同,选择气管插管时应予注意。1婴幼儿时期的喉头形状并无男女之分,3岁以后男孩的甲状软骨联角开始变锐,至10岁时逐渐形成男性喉形。2小儿呼吸道特点新生儿气管长度4cm,到成人增加了3倍,气管分叉在新生儿位于3~4胸椎,而成人在第五胸椎下缘。右侧支气管较直,犹如气管的直接延续,因此气管插管常易滑入右侧,支气管异物也以右侧多见。(固定气管导管时要提高警惕)新生儿末梢气道相对较宽,从新生儿到成人肺重和肺总量增加20倍,气管直径增加4倍,而毛细支气管直径只增加2倍,但其壁厚增加3倍。毛细支气管平滑肌在生后5月以前薄而少,3岁以后才明显发育,故小婴儿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气管痉挛外,主要是粘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小儿呼吸道特点清理鼻腔固体物静注氯胺酮后辅助通气面罩通气时注意:成人贲门开放压为25cmH2O,小儿要小许多,一般将麻醉机限压阀设定在18cmH2O左右,通气时要柔和,就可以避免将气体压入腹腔了。一旦腹腔进气过多,就可能影响通气,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插管前鼻腔内滴入0.5ml石蜡油1插入胃管作为导轨,胃管进入咽部后,再沿胃管轻柔转动下滑入气管导管2气管导管套囊处也需涂抹石蜡油插入导管并撤出胃管机械通气,观察呼末二氧化碳情况以确定导管到位听诊判断导管深度:先深后浅比较理想准备固定固定清理气道经鼻插管:便于固定不易滑出、长期带管(半月以上)、便于口腔护理。有报道可能与以后的鼻窦炎相关01建议:气管插管的口径应相对小半号并带气囊为佳。如无囊或漏气可能引起局部组织震颤导致水肿,过粗同样会引起拔管后声门及声门下水肿。03经口插管:插管操作时间短、易用于短小手术。固定不牢、不便于口腔护理,长期带管易脱出02010203插管径路优缺点中心静脉穿刺颈内静脉(前入路、中入路、后入路)(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血气胸、纵膈血肿)(熟悉解剖最关键)01锁骨下静脉(上入路、下入路)(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血气胸、纵膈血肿,如左侧可能还存在损伤胸导管后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02股静脉(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动静脉瘘、血腹)03中心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本报告主要演示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肩部垫高5cm、头后仰、面部转向穿刺部位对侧改良中入路:环状软骨水平线与颈内动脉搏动旁交点(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进针方向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5度角头低位10~15度角Seldinger法穿刺置管:检查静脉包物品是否齐全三腔管排气并测试是否通畅检查静脉导针检查导丝
文档评论(0)